石油、天然气工业资源
(共975
份)
用时:16ms
-
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处置措施1、现场询情。消防部队到场后,要掌握泄漏扩散区域及周围有无火源;详细询问是泄漏还是燃烧,有无发生爆炸;泄漏量大小,是液相还是气相泄漏;贮罐区总体布局,泄漏罐容量、实际储量;邻.
-
液化石油气装车规定1、槽车在指定的位置停稳后,司机关闭汽车发动机,用手闸制动,接好静电接地报警装置。2、第一次充装时,要排尽软管内的空气,严禁金属软管带压安装和带压卸管。3、将充装软管与槽车管接头连接.
-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文一、基本特性1、标识2、理化性质外观与形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液体,具有特殊臭味主要用途:用作石油化工的原料,也可用作工业和民用燃料熔点():相对密度(水=1):0.5.
-
液化石油气钢瓶知识题库L下列关于液化气钢瓶内液化气残液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A.YSP35.5型(15公斤)钢瓶内残液量不大于0.45kgB.YSP35.5型(15公斤)钢瓶内残液量不大于0.75kg.
-
液化石油气槽车倒液过程中注意事项液化气槽车又称LPG运输车是用来运输丙烷、丙烯、二甲醛、液氨、甲胺、乙醛等液化气体的专用汽车。对于LPG槽车充装及运输过程的安全管理,是决定LPG运输安全,避免燃气泄漏.
-
宜宾发祥液化石油气开展规划一、公司根本情况宜宾发祥液化石油气主要经营液化石油气充装,在城区、乡镇设有供气站点20余处,销售范围普及全县多个乡镇。近几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公司获得了.
-
液化石油气储运方式1 .液化石油气的储存液化石油气的的储存是液化石油气供应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储存方式和储存量的大小要根据气源供应、用户用气情况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储存方法按照储存的液化石油气.
-
2021年液化石油气站、CNG站人员知识测试题选择题,每题分,共计100分。L液化石油气钢瓶属于以下哪一种压力品级的气瓶()A)高压气瓶B)中压气瓶C)低压气瓶2 .有关充装液化石油气体以下描述中错误.
-
液化石油气泵卸车、装车作业流程1、液化石油气泵卸车作业气相系统:开通罐车气相阀至接收储罐气相管路的阀门。液相系统:开通罐车液相阀至泵进口管路的阀门;开通泵出口至接收储罐进液管路的阀门。通知运行工启动液.
-
液化石油气泵装车、卸车作业流程1、液化石油气泵装车作业(1)气相系统:开通罐车气相阀至出液储罐气相管路的阀门。(2)液相系统:开通出液储罐液相出口至泵进口管路的阀门;开通泵出口至罐车液相管路的阀门。(.
-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建设依据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主要功能,可分别称为储存站、充气站或灌装站,有的也称为液化石油气公司。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是一个接收、储存和安排液化石油气的基地,是城镇或燃气企业把液化石油气从.
-
液化石油气事故原因分析与处置措施液化石油气(以下简称液化气)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满足了日常的炊事和热能需求,但如果使用不当,极易发生爆炸危险。一、液化石油气事故常见原.
-
液化石油气充装使用安全管理规定一、根本要求1、液化石油气(以下简称液化气),使用广泛,具有闪点低,点燃能量小,爆炸极限范围宽等危急特点。2、本规定适用于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的安全治理。二、职责与分工1、.
-
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事故处置的基本对策液化石油气属易燃易爆物质,在生产、运输、使用、储存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易引起燃烧、爆炸,导致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重大事故。处置液化石油气泄漏及火灾事故是消防部队经常.
-
液化气储罐运输注意事项液化气储罐在制作完成后,怎样运到客户指定的液化气站,整个运输过程的安全性、有效性,是储罐销售人员及订购方都关注却又棘手的问题。了解液化气储罐的物理特性和运输注意要素,就能结合实际.
-
安全管理/行业安全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试验法一、概述铜片腐蚀:在规定条件下,测试液化石油气对铜的腐蚀趋向的试验。液化石油气的铜片腐蚀试验,主要是测定液化石油气的腐蚀性程度。因为液化石油气在储运及使用过程.
-
液化气站怎样选用液化气储罐1、液化气储罐生产工艺:储罐标准生产材质需选用压力容器专用型材Q345R;罐体焊接需内外都自动焊保证耐受力和使用寿命;设计图纸需结合液化气储罐安装工艺要求,规范合理方便管线铺.
-
液化石油气槽车正常装卸车程序液化气槽车又称液化石油气运输车,液化石油气槽车,是压力容器的一种,按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和国标150钢制压力容器,采用.
-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工艺装置的置换和运行新建液化石油气工艺管道和装置,在投入使用前,要进展吹洗和置换。经置换合格后,方可充入液化石油气,投入运行。一、工艺系统的吹洗工艺系统的吹洗是采纳具有肯定压力的水、空.
-
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灭火措施及行动要求液化石油气火灾,燃烧爆炸瞬间突变,务必果断指挥,根据现场不同的环境条件和火情,采取各种战术措施,组织实施有序、有效的扑救。1、外围预先部署。消防部队到达液化石油气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