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学教育资源
(共127941
份)
用时:133ms
-
设计背景因为本班学生年龄都在四岁左右,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我采用贴绒教具进行教学,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吸引学生,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活动目标1、逐步培养孩子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2、学.
-
活动目标:1、能根据图形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2、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与比较能力,提高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活动准备:1、各种图形若干,胶水2、幼儿操作纸活动过程:1、老师:今天我收到了图形王国送来的礼物,.
-
-
活动目标:1、幼儿说出29各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多1或少1的数)。2、让幼儿熟练地找出29个数的相邻数。3、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4、获得参与数学活动的快乐体验,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想象力、和.
-
活动目标1、发现生活中的数字,知道数字无处不在。2、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3、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
-
活动名称: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对称活动目标:感知生活中对称的事物和对称美,初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够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理解和表现轴对称。活动准备:幼儿操作材料:各种大小、颜色、花纹不同的蝴蝶翅膀、蜻蜓翅.
-
活动设计背景有一天户外活动时,我发现孩子们自发玩起了踩影子的游戏。有几个小朋友竟跑到我面前问:“老师,影子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有的地方有影子,有的地方没有影子呢?”中班的幼儿已经认识了影子,我见他们对.
-
活动目的:1、复习6以内数数及认数,能手口一致点数,学习按数取物。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力。活动重点:能手口一致点数;知道数字代表的实际数量活动难点:会按数取物活动准备:教具:小动物5只;礼物图5.
-
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感受上下这一空间方位。2、通过环境的创设,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3、会用“上下”进行简单的描述。活动准备:1、猴子图片一个,一座大山,一棵大树,桃子若干。2、各种小动物若干。.
-
活动目标:1、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2、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3、认真听清各项活动的规则,按要求操作练习。活动准备:1、教具:磁性实物图卡片、数字卡.
-
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8和9,正确感知8和9的数量,并能匹配相应的数字卡片。2.学会将8个或9个物体按大小的顺序进行排列。教学过程:一、引导幼儿用目测或点数的方法,正确感知数量8和9。1.教师出示数量.
-
活动目标:1、正确感知5以内数量,巩固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2、将相应的数量与数字相匹配。3、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活动准备:1、果园(树上贴有有15的点子的不同水果)。2、贴有15数.
-
活动目标:1、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2、愿意用语言表述活动的结果。重难点: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活动准备:1、班级环境中布置一些粗细、宽窄不同的物品,如:绳子、.
-
【活动目标】1、能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能用序数词准确表述。2、简单了解一些昆虫的特征和习性,感受昆虫的多样性。【活动准备】蝴蝶、瓢虫、蚱蜢、蚂蚁教具两份;纸制4层的平面楼房一幢;课件。【活动.
-
设计意图:3、4岁幼儿对排序处于探索的状态,他们在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很有兴趣地按颜色或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积木,拼搭玩具等。为了引导幼儿将这些经验加以统合整理,使幼儿对物体按规律排列.
-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比较判断的能力。3、引导幼儿学习比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学习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较高矮,并能按高矮给物体排序。4、.
-
活动目标:1、通过多媒体课件,激发幼儿对排序活动的兴趣。2、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与比较能力,提高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3、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的形状有规律地排列。活动准备:课件、教师及幼.
-
设计思路:我班幼儿前期有过点数的活动,在数数上幼儿已经有了相关的经验,但仍有小部分幼儿会出现漏数、多数的现象。结合动物花花衣的主题,并根据幼儿喜爱小刺猬这一特点,融入小刺猬背果子的情景开展此活动,尝试.
-
一、活动的设计意图自本班的小朋友升入中班以来,我发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小朋友之间的缺少交流,且互相合作的的意识也比较差。正巧最近我们正好进如“我们都是好朋友”的主题教学活动,为了增加幼儿间的互相关注.
-
教材简析:数学活动是幼儿所喜欢的,但是枯燥单一的学习数字并不受孩子们的欢迎。活动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层层递进地引导他们参与活动的乐趣。运用快速记忆法、找数字、摆弄数字卡片等游戏让幼儿饶有兴趣地参与其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