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学教育资源
(共128874
份)
用时:135ms
-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发展宝宝语言能力和说话的兴趣。2、让宝宝知道不乱扔垃圾以及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活动准备:1、手偶(小兔.
-
目标:1使幼儿能够连贯的、自然的讲述自己所见所想。2鼓励幼儿遇到困难时沉着应对,积极动脑筋。准备:1提前告诉幼儿要进行表演活动,引导幼儿制作和收集用来化装的各种工具和材料。2场地准备,大森林背景图片一.
-
设计意图:为了培养孩子学会认真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并且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设计了一节认识水果的教学课。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积极动脑的习惯。2.通过比较,能够运.
-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提高小朋友的安全意识,2、通过生活中发生的被拐骗及走失案例,引起孩子对防拐骗防走失的重视。3、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走失知识和走失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
-
设计意图:三岁左右的孩子们吃饭时用到最多的就是碗和勺子,所以在活动开始时我请孩子们自己对碗和勺子进行比较,孩子们会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勺子放在碗里或将勺子和碗一一对应,这样孩子们在自己探索的基础上会.
-
设计思路:在平时的生活中幼儿会接触到很多很多正方形的物体,如正方形的手帕、手工纸、盒子、窗户、桌面等。在幼儿丰富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幼儿已经具备认识正方形的认知基础。 课程的综合化是当前国际、国内教育改.
-
【活动目标】1、尝试用较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乐意大胆地进行交流。2、通过吃火锅的情景活动,体验集体游戏中分享的快乐。【活动准备】创设吃火锅的场景、菜单、小动物贴纸等。【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1.
-
活动目标1、养成饭前、便后、手脏时洗手的习惯。2、了解洗手的常用工具。3、初步掌握正确的洗手步骤。4、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活动准备洗手步骤课件、水龙头图片、肥.
-
活动目标1、养成饭前、便后、手脏时洗手的习惯。2、了解洗手的常用工具。3、初步掌握正确的洗手步骤。4、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活动准备洗手步骤课件、水龙头图片、肥.
-
活动目标:1.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2.帮助幼儿懂得用不正确方法玩滑梯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活动准备.
-
活动目标1、让幼儿能够认识数字“5”2、激发幼儿喜欢数学的兴趣活动准备1、各种水果卡片、数字卡片2、魔法袋活动过程一、课堂调控1、大闹钟,小闹钟,大小闹钟一起响,叮叮当,叮叮当,叮叮当当丁丁当当。2、.
-
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按顺序讲述画面内容。2.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建立维护双手清洁的意识。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重点难点:观察画面,按顺.
-
活动目标:1.尝试区分几种动物外形的不同特征,学习用简单的方位词表述物体的位置关系。2.喜欢观察和表达,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3.激发了幼儿对动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4.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活动.
-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物体排列的先后顺序认识前后。2、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正确感知前后。3、完成操作活动后,能收拾好自己的操作材料。活动准备: 1、教具:玩具猫、狗、猴、羊、猪各一只2、幼儿用书人手.
-
教学目标:1、幼儿能根据音乐做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2、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3、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喜欢进行音乐游戏。毛毛虫变蝴蝶小班教案教学准备:视频:蝴蝶变毛毛虫音乐:毛毛虫变蝴蝶教学过程:导入.
-
活动目标:1、学习运用并用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具体感知物体的多少。2、学习将活动目标:1、学习运用并用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具体感知物体的多少。2、学习将一组物体并置对应摆放在另.
-
设计思路:在我们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主题中,孩子们都渐渐地知道自己在幼儿园里有很多的朋友。但是从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对自己的朋友又没有什么感觉,常常表现为对朋友的漠不关心,并且总是和朋友挣.
-
活动过程:1.感知感恩节,老师介绍感恩节的由来。(1)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美国各州临时决定。直到.
-
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彩色的梦的内容并学习朗诵,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2、感受儿歌中描述的事物与颜色的关系。3、了解儿歌的含义。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重点难点1、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中.
-
设计意图:为了唤起幼儿的相关经验,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我决定采用看图讲述的方式,从幼儿的实际生活情境出发,提供多样化的危险场景画面,引导幼儿观察并体验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为什么不可为,可以怎样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