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和比例教案全套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P84第13题,完成教科书P85练习十七中第1、3、4题。教学目标1 .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巩固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探究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
-
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全套A教学内容教科书P108110总复习,教科书P112113”练习二十三第8、9、10、12题。教学目标L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
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案全套教学内容教科书P40例5,完成P40做一做,P42练习十第6、7题。教学目标L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并能把两个以上的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2 .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培养学.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全套【课前解析】关注课文人物:李大钊(18891927),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父母早亡,跟随祖父长大。1913年,他东渡日本留学。1918年,李大钊在北京.
-
最大公因数的应用教案全套教学内容教科书P62例3,完成教科书P6364练习十五中第4、5、6、7、8、9、11题。教学目标1 .进一步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运用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
-
口算乘法教案全套第1课时A教学内容教科书P41例1及做一做,教科书P43练习九第14题。A教学目标L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及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算理,感受算方法的多样.
-
商末尾有O的除法教案全套A教学内容教科书P25例7及做一做”,教科书P27“练习五第57题。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商末尾有.
-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全套教学内容教科书P9798例1及“做一做第1题,完成教科书Ploo练习二十五中第2、3题。教学目标L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以及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
-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全套教学内容教科书P56例2,完成P6”做一做,P7练习二第15题。教学目标L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概括乘、除法意义的过程,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
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全套A教学内容教科书P108110总复习,教科书Plll112练习二十三第15题。教学目标1 .通过回顾整理,进一步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
-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教案全套A教学内容教科书P1516例1、例2及做一做,教科书P19”练习四第L2题。教学目标L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除.
-
2、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全套教学内容教科书P9例1,完成教科书P9做一做和PIl练习三中第L2题。教学目标L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能准确判断2、5的倍数,促进数感的发展。2.了解奇数与偶.
-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全套A教学内容教科书P101-102例1、例2,完成教科书PlOl做一做,P105-108练习二十第13题及思考题。教学目标1 .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
-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教案全套A教学内容教科书P18例4及做一做,教科书P1920练习四第510题。教学目标1 .理解掌握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及验算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
-
24时计时法教案全套A教学内容教科书P8283例1,教科书P85练习十八第1、2题。教学目标L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2 .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
-
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备课形式,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更要发挥它的作用。它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一、明确集体备课的意义1 .
-
第二单元本单元以“中庸之道”为主题展开系列课程的学习。中国人常说“中庸”,何谓中庸呢?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之道在于意为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
-
陕教版小学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四年级信息技术课时安排表单元周次课题课时备注第单元1-2多媒体电脑13用电脑听CD14听更多的电脑音乐15用电脑看影碟-16用电脑录音17播放录音18单元回放19-1.
-
闽教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课时:1节教学内容:启动“画图”软件;认识“画图”窗口;铅笔、刷子工具的使用。教学目标:1、认识WindOWSXP系统中自带的画图软件;2、掌握画图软件的进入与退出,并.
-
5.玲玲的画【课前解析】玲玲的画是一篇读后让人颇受启发的小故事,全文由玲玲和爸爸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从儿童的视角表现儿童的生活,通过玲玲心理的变化,感悟到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