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案资源
(共13919
份)
用时:38ms
-
无私的爱教学设计资料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进一步掌握读懂这类课文的方法。2、学会10个生字,理解18个词语的意思,能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近义词,能用即又语重心长造句。3、能给课文分段,写出段.
-
我爱故土的杨梅教学设计之二教学要求:1、了解故土杨梅的可爱,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3、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贪婪、吮吸、甘露、狭长、.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材简析: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苏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课文讲了萨沙与家人出外度假,突然遭遇暴风雨,父母亲很自然地把雨衣让给了年龄最小的萨沙。在他们的影响下,萨沙也不甘于做弱小者.
-
抉择教学设计资料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课文中的词语。3 .体会旅行者考虑自己安危的同时也为别人着想的品质。教学准备:课前讲述一个有关抉择的小故事,让学生.
-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份3教学目的1、了解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从中体会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2、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3、给课.
-
我们去植树说课稿我们去植树是语文出版社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第二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讲述的是孩子们去植树的事。本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植树的好处,体验植树的快乐,.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六第一教时教学过程:一、明确教学目标1 .齐读单元教学要求,教师简要讲析。第二单元是默读单元。课文大多有注释,注释分题解、生字难词注音、释义和专有名词(人名、地名、事物和组织名称)解释.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五、精读第二局部1 .请学生默读,自主理清典礼的过程。(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练习用自己的话简要表达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体会.
-
挑山工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理念要卓有成效地进行合作学习,不仅要以突现自主为前提,而且要关注合作与探究同行。鼓励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发表个性化见解。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词语,培养学生有感情.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之二教材简析: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苏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课文讲了萨沙与家人出外度假,突然遭遇暴风雨,父母亲很自然地把雨衣让给了年龄最小的萨沙。在他们的影响下,萨沙也不.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K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一、二两段的内容。2、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快乐、冲动的心情。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K教学重点H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快乐、冲动的心情。K教学难点.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7【教材分析】课文描写了新中国诞生时开国大典庄严、隆重和热烈庆祝的情景,着重写了会场、大典、阅兵、游行四个场面的盛况。【教学目标】1、感受开国大典时,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8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开国大典时,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冲动、自豪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的6个.
-
师恩难忘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标准地书写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连贯、通顺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四中用词准确,多处运用修辞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学习课文第3段。1 .指名读第3段。2 .文中描写几种兵种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哪三种请三名学生分别朗读描写海军、陆军、空军的语句。3 .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三精读第二局部1 .请学生默读,自主理清典礼的过程。(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练习用自己的话简要表达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体会开.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8第二课时K教学目标11、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感受中国.
-
幸福在哪里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1、出示小诗幸福是什么我常常想我问森林,森林说:幸福就是不再听到树木被砍伐的声音。我问小草,小草说:幸福就是为大自然增添一抹绿意。我问蚂蚁,蚂蚁说:幸福就是搬到一块大糖果.
-
寓言两那么教学案例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赢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
-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克隆技术的开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