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的家乡好八百里洞庭鱼米乡教案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八百里洞庭鱼米乡本课类型:综合课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八百里洞庭鱼米乡,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感知力,体验音乐 美感,继续培.
-
听辨音的高低教学设计课型:综合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活动、游戏中感受音的高低,体验do mi sol三个音的音高。2、通过听辨老师弹奏的旋律,识别学过的歌曲,并唱出来。教学过程:1、听唱一组学过的歌.
-
教学设计 本科目标:1、了解力度记号,明确其意义并能表现出来。2、了解作曲家冼星海,聆听游击军,感知力度的变化,了解力度的强弱,对比运用在描 绘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教学重点:感知力度记号及其意义,了解.
-
凤阳花鼓第二课时教学反思风阳花鼓是流行于安徽的民间歌舞曲。为五声宫调、4/4拍、一部曲式 结构。歌曲为扩充了的一段体,从第十一小节开始以独特的衬词增添了音乐的感 染力和生活气息。全曲具有抒情叙事性,歌.
-
音乐教案向前走教学目标一、巩固和复习“X, XX, X-节奏。二、学唱歌曲向前走,通过学唱歌曲和律动,让学生感知音的长短。三、用愉快的心情歌唱和表现歌曲的意境,并参与律动,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力与合作精.
-
优质课(认识角)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P73-76内容教学要求:1.学生初步认识角,了解角的各局部名称。2.使学生初步学会做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3.使学生了解.
-
心理健康教案看谁做得快看谁做得快【活动对象】小学一年级【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做事不拖拉,懂得做事要又快有好的道理,心理健康教 案看谁做得快。2、让学生学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事情。【活.
-
我有一个任性的朋友教学目标:1 .学会体验别人的情绪并懂得如何合理适当的表达情绪。2 .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与父母以及同学的人际关系。3 .探索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价值观。教学重点:认识到任性的坏处,合.
-
烦恼来了怎么办?【活动目的】通过活动,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活动形式】续编故事。【重点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要注意故事是否合理,完整并帮助纠正。2 .难点: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比赛的.
-
镜子里的我正确认识自己你喜欢镜子里的你吗?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为自己画个像吧。请用陈述句,围绕着“我是谁这样一个问题,用至少10种不同的答案填写出能表现自己的句子,越多越好。例如:我是。参考:可爱、勤.
-
二年级心理健康学会谦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学低年级阶段,特别是二年级的学生,时谦让、友爱的认识和理解易走入误区,多要 求别人对自己谦让,而他们往往自己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没有意识到自己并不大度,这影.
-
心理健康班集体以我为荣教学设计头脑风暴游戏规则和程序:1、全班学生分成二至四组,要求每组派一名代表到黑板上写某个 字的同音字(音调不同也可以)。2、同组的其他同学可以提示,也可以换人,但是不能借助字典.
-
2、看谁做得快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做事不拖拉,懂得做事要又快有好的道理。2、让学生学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事情。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拖拖的故事,使学生明白时间的重要性,做时间的主人。培养.
-
我的小弟弟一写人作文500字我的小弟弟写人作文500字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可 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本店铺为 大家整理的我的小弟弟写人作.
-
第6课专心就能找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专心就能找到二、教学目标:1、通过轻松的游戏活动及生动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亲身体验,自己感悟, 感受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注意力的训练。2、在游戏.
-
第2课 漂亮的灯教学目标:通过了解古今中外的灯,丰富学生的视觉和审美经验,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 能力。通过描绘灯,感受灯的功能美和装饰美,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教学重点:感受灯的形式美,体验参观、欣赏.
-
太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有关太阳的故事和太阳的相关知识,创造出太阳拟人形象。2、技能目标:启发学生独立或合作想像画或使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太阳的形象。3、情感目标:为儿童提供自由创作的机会,.
-
美术教案-我的动物朋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 了解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识,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2 .能抓住十二生肖的外形特征,运用剪纸的方法完成作品3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
-
主题队会程序一、整队报告。少先队的主题队会仪式由中队长主持(活动可另选主持),所有队员和中队 辅导员要戴红领巾,强调敬礼规范,响亮唱队歌。中队长:“各小队开始整队报告。”小队长整队:稍息,立正,报数。.
-
父母的小帮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讲述以及习作训练,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在各个方面对自己无微不至的 关怀,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唤起学生对父母的感谢及关爱之情。2、要把自己帮助爸爸、妈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