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资源
(共25028
份)
用时:42ms
-
热爱班级、关心集体主题班会方案一、活动目的:通过班会,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明确自己是集体的一员,集体的进步,有我的一份,怎么做才是爱集体。努力创设美丽的班集体,幸福的班集体。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班集体.
-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作者:陈璐刘公园马丽英苏贤英杨媛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31期【摘要】本文结合我国教学建设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现状,对小学开设的科学课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
-
常规教育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遵守课间活动的秩序,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小学生。2结合学校以及班的实际,提出各项要求。3、规范学生各项纪律。二、教学重点:教育学生能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
-
XXXX小学美术学科大单元整体学习实施方案大单元整体学习是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路径。美术学科大单元整体学习旨在探索开放式学习活动,打破知识技能.
-
小学科学探究室管理制度一、进入科学探究室要讲文明、懂礼貌,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和杂物,保证探究室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秩序和探究环境。二、学生探究必须经指导老师允许,在指定的位置进行;操作过程.
-
XXXX小学班级管理团队考核及资金分配方案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级管理团队建设,激励广大教师热爱从事班级管理工作,根据中共XX市委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X.
-
【活动主题】学会宽容【活动目的】1.使学生明白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人必备的道德品质;同时意识到生活中需要相互宽容,我们需要学会“宽以待人”。2 .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
XXXX小学教辅资料征订与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我校教辅资料管理工作,根据相关文件精神规定,现制定本校教辅资料征订与管理制度,请各教师遵照执行。一、教辅资料征订的流程教辅材料的征订严格按照上级统一规定,.
-
XXXX小学期末学科素养测评实施意见根据教管办工作安排,本学期小学期末学情调研定于202X年6月30日下午、7月1日日举行,有关事宜安排如下:一、考点、考场、考号设置1 .本次考试设2个考点(希望小学.
-
XXXX小学文明礼仪美少年评选方案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深化“微育大德润养生命”的办学理念,使学生从小拥有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思想美等好品质,培养广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以培.
-
XXXX小学教材征订与管理制度教材是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依据。合理选择教材,是确保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秩序的重要环节。根据文件指导精神与学校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一)成立领导小组,明确相关责任人成立.
-
XXXX小学教师考核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中心,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引导广大教职工牢记初心,担当作为,不断提高育人质量,持续提高教育.
-
XXXX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量化考核细则一、工作量(10分)学校教师周平均课时13节,满工作量者得10分。周工作量超过正常值13课时的,每超一节加0.1分,低于周平均课时的,每少一节扣0.1分。教师承.
-
XXXX小学教师业务学习培训制度为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逐步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积极推进“做名师,强引领”工程,进一步规范教师学习培训管理.
-
XXXX小学教师上课常规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树立良好师表形象,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对教师上课作如下规定:1.教师必须严格按照安排的课程表上课,不得私自改动、调换或看动画片。如果确需调换.
-
XXXX小学教师与家长经常沟通制度实施细则家校联系是教师与家长互相交流沟通,了解、研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教师与家长相互理解与信任、融合关系,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为更好落实.
-
小学教师集体外出活动的预警和应急预案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切实保障校教师集体外出活动安全,确保科学、迅速、有效地应对外出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
小学探究室管理制度一、进入科学探究室要讲文明、懂礼貌,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和杂物,保证探究室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秩序和探究环境。二、学生探究必须经指导老师允许,在指定的位置进行;操作过程中应.
-
XXXX小学心理健康制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了深入贯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我.
-
XXXX小学教师培训制度一、培训目标1.每个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2.进一步发展每个教师的个性特长,培育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个性,力求每个教师创造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