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精准养分管理-中国土壤肥料信息系统及其在养分资源管理上的应用.docx
《29精准养分管理-中国土壤肥料信息系统及其在养分资源管理上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9精准养分管理-中国土壤肥料信息系统及其在养分资源管理上的应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精准养分管理中国土壤肥料信息系统及其在养分资源管理上的应用张维理,梁鸣早,卢昌艾,武淑罐,徐爱国,李志宏,龙怀玉(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探讨所,北京100O81)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压力。化肥运用不合理造成肥料利用率低,农产品质量低下,土壤退化,环境污染,严峻影响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也使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面临严峻挑战1.导致肥料利用率低的重要缘由之一是,我国推广农化技术与农村小农户的生产方式不匹配,很久以来我国在施肥技术的探讨和推广中,主要沿袭发达国家的做法,通过到农户地块的测土、配方,进行平衡施肥。由于我国种植业中小农户经营为主体的格局尚未
2、变更,农夫文化水平低、经营规模小,户均耕地仅042ha,因而经济实力弱,专业化程度低。尽管国家和地方在过去进行了很大的努力,事实上仍很难在农村真正推广。在过去20年中,我国农户间、区域间肥料用量的不平衡在加剧,全国化肥利用率平均仅35%,在集约化农业地区尚不到20%。为此,探究先进而适合我国国情的施肥技术,是扭转因盲目、不合理施肥造成肥料利用率下降的关键。本探讨的目的是通过建立中国土壤肥料信息系统,为农业技术推广、化肥生产和销售等部门不同层次的决策者供应一个有效工具,以便这些部门能够便利地依据不同地区土壤条件和作物需求,进行区域性肥料和养分资源的合理规划和配置,为不同地区生产、配制或调拨养分比
3、例及数量适合当地土壤条件和作物需求的专用肥、复混肥,便于农夫采纳,以此提高整个区域内的肥料利用率,缩小区域间肥料用量的贫富悬殊,提高我国肥料和养分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水平。1材料与方法鉴于目前难于在我国农村以农户地块为单元,进行测土、配方和平衡施肥,本探讨的总体思路是以提高区域对化肥和养分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水平作为提高我国肥料利用率的突破口,以我国过去50年来在土壤肥料方面的探讨成果为基础,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壤肥料空间数据库的应用,实现不同层面、不同时段、土壤、肥料及其相关数据、模型和探讨结果的版块链接和融合运用,为农业、农技推广、化工、农资等部门了解各地养分平衡、土壤肥力及化肥利用率的动态变更,
4、进行区域性养分资源和化肥的合理规划和配置,供应有好用价值的决策支持。1.1 探讨技术方案建立中国土壤肥料信息系统的技术方案为以下6个步骤:依据系统目标进行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系统研发的第一步,在仔细探讨国内外重要的农业专家系统的基础上,大量阅读国内外商务软件、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及微软的软件产品,吸取和借鉴其设计思路和创意,完成系统设计草案后,广泛征求农业、化工、生资等部门的看法,并依据用户看法,对系统设计进行反复修改,以增加本系统对部门和企业决策者的好用性。1.1.2 构建土壤肥料空间数据库中国土壤肥料信息系统突破了以往我国土壤肥力状况评估主要以全国土壤普查结果为依据的做法,采纳发达国家同类系统的
5、做法,收集、整理、分析、汇总了我国过去50年来在土壤肥料方面的探讨成果,包括两次土壤普查、全国两次化肥网和80年头以来全国各地的肥料试验资料,1980年以来我国省、县两级与土壤肥力及土壤养分收支平衡状况有关的数万余项统计数据,如耕地面积、浇灌面积、各种作物的播种面积及产量、肥料的生产量及消费量资料,通过空间数据模型和叠加、复合等空间分析方法,将土壤数据与其他影响土壤肥力最重要因素如气象、植被、地貌、种植结构和轮作制度等数据层面进行了链接,完成了可全面反映我国各地农田土壤肥力和肥效的时空变异特征的中国土壤肥料空间数据的构建,是目前我国数据量最大、数据层面最为完整的土壤肥料信息数据库。1.1.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9 精准 养分 管理 中国 土壤 肥料 信息系统 及其 资源管理 应用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