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解决好住宅小区停车难、充电乱问题.docx
《学习时报:解决好住宅小区停车难、充电乱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时报:解决好住宅小区停车难、充电乱问题.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解决好住宅小区停车难、充电乱问题近年来,为减少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各地高度重视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和充电安全整治,推进力度不可谓不大。从各地整治情况来看,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等现象较之前有所减少,但效果仍不明显。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比2022年上升17.4%,违规停放与充电引发的安全威胁并未减少。为什么明知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和飞线充电风险隐患极大,居民还是不顾劝阻违规停放与充电呢?一是电动自行车车多位少的矛盾十分突出。从现实情况来看,固然有居民存在麻痹大意、侥幸心理,安全意识不到位的原因,但停车难也是导致安全事故频发情况下仍然违规停放不止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我国电
2、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3.5亿辆,平均每4个人就拥有一辆,并以每年3000万辆以上的速度继续增长。但电动自行车在居民小区内的停放点,主要以自行车棚为主。虽然绝大多数小区都会配建自行车棚,但基本上都是按照自行车停放空间标准来规划和设计的,没有考虑到电动自行车的停放特点。而且,城市居民小区尤其是各类保障房小区和老旧小区,人口密度较大、电动自行车数量多,现有的自行车棚远远不能满足停放需求,居民只能“望棚兴叹”。有的小区积极拓展思路,在地下停车场等新辟空间增设集中停放和充电点,但居民接受度不高,对化解违规停放难题作用有限。二是充电设施不足与充电价格较乱导致居民体验感不佳。由于续航里程有限,电动自行车充电频
3、次较高,但很多住宅小区没有充电设施或无法提供充足的充电设施。除了充电设施少与需求车辆多之间的矛盾外,充电价格乱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从走访情况来看,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主要有按时间、用电量、功率和次数等收费方式。对于这几种情况,居民接受度最高的是按用电量收费的方式,因为其较为灵活、计算方式简单明了。但此种方式往往同时叠加服务费,这却成了一笔“糊涂账”,不同区域、不同小区甚至同一小区不同品牌充电设施的服务费存在差异,甚至相差好几倍,出现了同一辆车充满电却价格不同的现象,也一下拉高了单次充电价格。而执行其他收费方式的充电设施,单次充电价格要么计算复杂,要么方式简单粗暴,让居民有“吃亏”之感,使用满意度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时报 解决 住宅小区 停车 充电 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