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ocx
《2第二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第二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其次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白景曦(西北师范高校第一附属中学甘肃兰州730070)摘要汤姆生发觉电子后,提出枣糕式原子模型;卢瑟福和助手做了粒子散射试验,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玻尔依据经典电磁理论和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冲突,提出原子的量子化结构模型。关键词:电子的发觉枣糕式模型。粒子散射试验核式结构模型量子化结构模型引言很早以前人们就提出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原子,但是原子是否有内部结构、是否还可以再分呢?同学们的回答确定是确定的。那么,人们是什么时候发觉原子还可以再分?又是如何探究原子的结构的呢?1897年,汤姆生发觉了电子,后来人们又通过气体电离和光电效应试验从物体中打出了电子。通过这些现象
2、,人们意识到原子并不是不行再分的。原子内除了电子外还应当有带正电的物质,它们是怎么构成原子的呢?本节课我们来探讨第三节: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原子的核式结构新课教学:一、原子的结构1 .电子的发觉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在探讨低压气体放电阴极射线时发觉了电子。汤姆生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探讨,确定了阴极射线中粒子带负电,并计算出了它的荷质比人,通过进一步的探讨发觉它的电量跟氢离子的电量基本相同,质量比氢离子小得多,后来人们称之为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阴极射线是高速电子流,电子的发觉对揭示原子结构具有重大意义,它是近代物理三大发觉(X射线、放射性、电子)之一。思索:既然电子是原子的组
3、成部分,而原子又是中性的,那么原子里还存在带什么电的物质?既然电子质量很小,那么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哪里?带正电的物质和带负电的电子是如何组成原子的呢?2 .汤姆生的原子结构(枣糕型)带负电的物质(1)枣糕式模型:汤姆生提出,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X子和带正电的物质组成,原子是一个球体,带正电的物质(、)匀称的分布在原子中就象枣糕中的米粒,电子嵌在原.P电子子中就象枣糕中的枣子,且在平衡位置振动。(2)应用:汤姆生原子模型能说明一些试验事实如原子是中性的。在汤姆生发表论文10年后,即1909年到1911年,他的学生卢瑟福和同事们做了一个闻名的粒子散射试验,这个试验现象无法用汤姆生原子模型来正
4、确说明说明汤姆生原子模型有不正确的地方,卢瑟福在粒子散射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3 .原子的核式结构(1) 粒子散射试验(P62)装备:如图,粒子源、金箔Z(很薄,约1微米左右)、带荧光了产屏的显微镜、带荧光屏的显微镜可以沿图中虚线转动,整个装置放在试验及设想:用a粒子轰击金箔,由于金原子中的带电微粒对a粒子有库仑力的作用,一些a粒子穿过金箔后会变更原来的运动方向,这种现象叫做a粒子散射。卢瑟福希望通过对散射的探讨的分析,来了解原子内部电荷与质量的分布状况。试验现象:绝大多数a粒子不偏转;少数a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极少数a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甚至被反弹回来。试验现象分析:
5、按汤姆生模型分析,Q粒子穿过汤姆生原子模型有两种可能,QJ与电子相碰,受到静电斥力。因为电子的质量很小,粒子打在电子上,就象子弹打在一颗尘埃上一样,运动方向不行能发生什么变更;当粒子通过金箔时受静电斥力作用,但由于带正电的物质匀称分布,所以正电荷对Q粒子的斥力大部分相互抵消,也不会使粒子产生大角度偏转。思索:什么样的原子结构会出现这样的试验现象呢?因为电子的质量很小,粒子打在电子上,就象子弹打在一颗尘埃上一样,运动方向不行能发生什么变更。a粒子的偏转确定是带正电的物质引起的,大多数a粒子不偏转的缘由是它们运动过程中没有受到带正电的物质的斥力作用,说明原子内几乎是“空”的;少数Q粒子发生较大偏转
6、,说明带正电的物质对它们产生了库仑斥力的作用;极少数Q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它们和带正电的物质发生了很大的作用力一撞击,而且这种物质占据的空间很小。(2)原子的核式结构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在a粒子散射试验的基础上,于1911年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围着核旋转。学生探讨:用原子核式结构学说说明Q粒子散射试验。小结:按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内部是非常“空旷”的,近年来的探讨表明,原子直径的数量级(事实上是电子的活动范围的数量级)为l()Trn,而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为10一%,两者
7、的直径相差十万倍。假如把原子直径比做直径为百米左右的大球,那么原子核则只有亳米左右米粒大小。所以,a粒子通过金箔时,如入“无人之景”,绝大多数a粒子碰不到质量和电量都较大的原子核,只有少子从原子核旁边经过,受电场力作用较大而发生较大的偏转。只有极少数的数粒粒子跟原子核发生“碰撞”,从而发生大角度偏转,但这种“碰撞”发生的可能性微小。学生探讨:卢瑟福原子模型和汤姆生原子模型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是什么?相同点:原子都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物质组成,且正负电荷相等;电子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带正电的物质上。不同点:有核和无核;空和实(虽空但有核);电子转与不转(绕核)。老师:卢瑟福是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原子 结构 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