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中国的水资源学案(湘教版八年级上).docx
《3.3中国的水资源学案(湘教版八年级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中国的水资源学案(湘教版八年级上).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学案(湘教版八年级上)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2 .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缘由及影响;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3 .从生活、生产实例动身,使学生了解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4 .教化学生树立非常珍惜、合理利用、提倡节约的资源观,培育资源爱护意识。教学重点1、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以及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2、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应的解决途径。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路途及意义。3、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4、分析图像、表格、文字等各种信息资料。教学难点1、学会分析某一地区水资源紧缺
2、的缘由。2、理解水利工程的作用,如三峡、小浪底工程。学法指导通过结构图来前后联系,构架学问结构:自主预习1、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不均衡性),详细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2、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解决的措施是(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3干渴的都市是指(北京市)。4、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安排上(不平衡),详细表现为(夏秋多)、(冬春少)、(年际改变大)的特点。5、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解决的措施是(兴建水库)。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爱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的措施来解决用水问题。6、我国修建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有(南水北调)(引黄济青)(引滦入津)等。目前规划的南水北调
3、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西北)、(华北)地区。7、(小浪底)是黄河上的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而长江上的(三峡)成为我国最大的水库。8、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可以分为(西线)(中线)(东线)三种调水方案。其中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者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以解决(西2也区)的缺水问题。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到城市始终流向(北京)(天津)。东线方案是从长江下游的(扬州)旁边抽引长江水,沿着(京杭运输M)苏北段和沿途河湖dt,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再抵达(天津)(北京)。东线方案的优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3 中国 水资源 湘教版八 年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