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增材制造行业研究报告.docx
《2024增材制造行业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增材制造行业研究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一、增材制造优势和应用领域1二、增材制造工艺路线5三、增材制造产业链概况7四、全球及中国市场情况11五、各领域竞争格局19六、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园分布22图、表目录图12021年全球增材制造应用领域3图2增材制造产业链示意8图3增材制造产业链全景图8图43D打印原材料类别及应用领域9图52021年全球增材制造各业务占比11图6全球增材制造产品和服务产值12图7全球工业级增材制造设备销售量(台)13图8全球金属增材制造设备销售量(台)14图9全球工业级高分子增材制造设备销售量(台)14图10全球增材原材料销售额(百万美元)15图11截至2021年增材制造设备安装量占比15图122019-2022年
2、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营业收入情况16图13工信部调研企业产业链各环节营收比重17图142021年中国3D打印设备市场竞争格局21图15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园分布23表1金属3D打印技术与传统精密加工技术对比2表2增材制造工艺类别及应用领域5表33D打印金属粉体材料国内外重点企业19增材制造技术是颠覆性的先进制造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国防军工、医疗健康等众多领域,苹果、荣耀等品牌开始将其应用到手机零部件制造中。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18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近千亿美元。一、增材制造优势和应用领域增材制造(AdditiveManufacturing,AM)又称3D打印,是基
3、于三维模型数据,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采用逐层叠加材料(逐层打印)的方式,直接制造与相应数字模型完全一致的实体或零件。增材制造是制造业有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不同于传统制造业通过切削等机械加工方式对材料去除从而成形的“减”材制造,增材制造通过对材料自下而上逐层叠加的方式,将三维实体变为若干个二维平面,大幅降低了制造的复杂度,简化了生产流程,避免了生产周期长、成本高、难以生产复杂零件等缺点。目前增材制造技术在可加工材料、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加工效率等方面与传统的精密加工技术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因其全新的技术原理和特点,在多种应用场景有使用优势,可作为传统精密加工技术的补充。以金
4、属3D打印技术为例,与传统精密加工技术相比,其材料利用率可达到95%,而在我国航空锻件的材料利用率约为15-25%,相比之下,3D打印将大幅降低材料成本,具有“去模具、减废料、降库存”的特点,可以缩短新产品研发及实现周期,实现一体化、轻量化设计,也可以实现优良的力学性能。表1金属3D打印技术与传统精密加工技术对比项目金属3D打印技术传统精密加工技术技术原理“增”材制造(分层制造、逐层叠加)“减”材制造(材料去除、切削、组装)技术手段S1.M.1.SF等磨削、超精细切削、精细磨削与抛光等适用场合小批量、复杂化、轻量化、定制化、功能一体化零部件制造批量化、大规模制造,但在复杂化零部件制造方面存在局
5、限使用材料金属粉末、金属丝材等(受限)几乎所有材料(不受限)材料利用率高,可超过95%低,材料浪费产品实现周期短相对较长零件尺寸精度0.Imm(相对于传统精密加工而言偏差较大)0.1-10m(超精密加工精度甚至可达纳米级)零件表而粗糙度Ra2Pm-RalOm之间(表面光洁程度较低)RaO.Ium以下(表面光洁度较高,甚至可达镜面效果)资料来源:钳力特招股说明书。目前增材制造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国防军工、能源动力、轨道交通、石油化工、医疗健康、电子、模具、文化创意、建筑、文创等领域。根据从事增材制造行业研究的美国咨询机构WohlersAssociates发布的WohlersR
6、eport2022报告显示,2021年增材制造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消费及电子产品、医疗/牙科、学术科研等领域,如下图所示。建筑领域,政府/军方6.0%图12021年全球增材制造应用领域资料来源:WohlersAssociateCTohlersReport2022,华曙高科招股说明书。航空航天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由于零部件形态复杂、传统工艺加工成本高及轻量化要求等因素,增材制造己发展成为提升设计与制造能力的一项关键核心技术,能够实现任意复杂构件成形与多材料一体化制造,突破了传统制造技术对结构尺寸、复杂程度、成形材料的限制,应用场景日趋多样化。欧洲航天局(E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
7、SA)SpaceX和RelativitySpace均使用增材制造技术生产火箭点火装置、推进器喷头、燃烧室和油箱,美国GE、波音(Boeing)雷神科技、法国空客(Aribus)赛峰(Safran)使用增材制造技术生产商用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军机机身部件、飞机风管、舱内件等。同时,增材制造的构件也已在国内航空航天领域广泛应用,先后成功参与了天间一号、实践卫星、北斗导航系统等数十次发射和飞行任务,我国航天院所如航天一院、航天二院、航天五院、航天六院、中航商飞等均积极运用3D打印技术制造相关零部件。汽车领域应用。汽车制造领域的3D打印,主要应用于汽车设计、零部件开发、内外饰等方面。在设计方面,3D打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制造 行业 研究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