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不做“小马虎”.docx
《4、不做“小马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不做“小马虎”.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一下):4、不做“小马虎”学情分析: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常因马虎而抄错题、抄漏题、算错数。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因马马虎虎做错事、耽搁事。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年龄小、实力有限,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缺乏责任心,没驾驭克服不良习惯的方法,没有形成学习和做事仔细、细心的良好习惯。本课旨在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渗透责任心的教化,使学生懂得做事马马虎虎危害大,学习、做事时要仔细、细心,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受益终身。教学目标:1、通过反思自己的生活,初步知道马虎的危害。2、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做事仔细细心、不马虎。3、驾驭克服做事马虎的技巧,体验做事仔细、不
2、敷衍带来的欢乐。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知道做事马虎是不良习惯,驾驭克服做事马虎的坏毛病的方法。我个人认为:解决马虎的方法是:1)肯定要让学生自己担当“做事马虎”的后果!这样学生才能意识到马虎的危害。2)教化须要相应的奖惩力度,才能达到教化的最佳效果。3)家长应少一些包办、少一些关照、少一些提示,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实力,培育学生的责任心。教具打算:PPT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出示一幅图)同学们,你们猜猜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呀?师:大家说的都有道理。的确,这幅图既像马又像虎,我们叫它马虎图。关于马虎图,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老师打算材料:马虎图宋代时京城有一位画家,作画往往是为所欲为。令人搞
3、不清他画的原委是什么?一次他刚好画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顺手在虎头后面画上马的身子,来人问他画得是马还是虎?他说:马马虎虎。来人不要了,他便把画挂在厅堂,大儿子望见这幅画,就问他画的是什么?他说是虎。以后次子又望见了,问他这画的是什么?他这回却说是马。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人家的马当老虎给射死了,他只好去给马的主子赔钱。次子在外出时遇上老虎,他却以为是马,走到近前想去骑,结果被老虎咬死了。这位画家哀思万分,气的伸手把挂在墙上的画摘下来放在火上烧了,接着还写了一首自责的诗: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画射死马,次子依画喂了虎,草堂焚烧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从今之后,人们把这
4、位画家称为“马虎先生”。(后人又把做事草率、马虎大意、办事不仔细,统称为“马虎”,并沿用至今。)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知道了什么呢?师:原来我们常说的“马虎”一词就是这样来的呀!那你们知道我们现在用“马虎”指什么样的人吗?(板书:马虎)预设:做事马虎、不仔细师:对,这样的人咱们就称他为“小马虎”(板书:小)。那我们今日就来说说,做个“小马虎”好不好。(本环节设计目的:1、通过听故事,让学生明白了“马虎”一词的来历,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2、联系实际,让学生了解当今人们常常说的“这个人很马虎”这样的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3、“马虎”的外显性行为,让学生进行了解。)二、提炼生活中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做 马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