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中的反极性放电和电荷结构.docx
《雷暴中的反极性放电和电荷结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暴中的反极性放电和电荷结构.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雷暴中的反极性放电和电荷结构雷暴云的电结构一般分为偶极或三极结构和反极性电荷结构。雷暴云的形成雷暴是发展旺盛的强对流现象,一方面它可造成洪涝灾害,另一方面也以强电流、强电场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损失。根据雷暴中出现的单体的数目和强度可分为三类:单体雷暴、多单体雷暴、超级单体雷暴。单体雷暴(air-massthunderstorm)单体雷暴只有一个单体组成,强度弱,且范围只有510km,寿命短,只有十几分钟。在雷暴云的形成阶段,从淡积云发展为浓积云大约需要1015min,云中都是上升气流,云底为辐合上升运动,上升速度初期一般不超过5ms,浓积云阶段可达1520ms,云中电荷正在集中,但并未发生闪电,
2、也无降水;在雷暴云成熟阶段,浓积云发展到积雨云,1530min,云中为上升气流,云顶发展很高,云顶出现冰晶结构,上升速度增加,雨滴出现,产生降水,出现下沉气流,-20C高度以上,云中以冰晶雪晶为主,以下冰晶与过冷水滴共存,出现雷电对大多数雷暴云中,正电荷位于云上部,负电荷位于下部;在雷暴云消散阶段,上升气流减弱雷雨减弱并逐渐消失,云体瓦解,云顶留下一片卷云,下沉气流使云下部的负电荷外移,使云上部的正电荷现露出来。一连串相继发生的单细胞雷暴组合成的雷暴称为多单体雷暴,通常有30个以上的单体。在其中发展、成熟、消散,每个单体约有3045分钟的生存时间,而约510分钟的间隔就有一个新的单体开始发展。
3、多单体雷暴形成的条件:积雨云的云底风速很小,使气流运动且不受摩擦力限制。大气处于高度热力不稳定,空气易产生快速的上升下降气流垂直风切很大。超级单体雷暴(superce1.1.storm)超级单体雷暴是指更加强大、持久,更能发生强烈灾害性的天气状态,超级单体雷暴有高度组织化的内部环流,其传播方式不再是离散式而是连续的运动,故比多单体雷暴具有更大的整体性。超级单体雷暴的形成条件:强烈的不稳定度很强的平均云底环境风(10ms)强烈的风切云层上方向顺转超级单体雷暴超级单体雷暴及其内部环流雷暴云的基本特征活动特征雷暴的活动规律具有地区性和季节性。低纬度地区多于中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多于高纬度地区,同纬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雷暴 中的 极性 放电 电荷 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