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例研修听课记录与反思.docx
《幼儿园课例研修听课记录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课例研修听课记录与反思.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课例研修“一跟一”观察记录与反思说明:为了让研修更为有效,这期听课建议学员重点记录教师的提问、回应及教师小结语的情况,并对比自己的教学活动,最后进行反思,可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全程记录或重点记录。自我教学回忆记录“一跟一”观察记录剖析感悟提问(关注教师提问的方式和有效性)环节一:观察封面,引发好奇。提问1:(封面)绘本的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这本绘本会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环节二:阅读绘本,理解内容。提问2:(扉页)这里又看到了什么?这些房子跟现在的房子有什么不同?追问:除了房子,你还看到了谁?提问3:你们觉得包子店生意怎么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提问4:发生什么事情了,你怎么发现饺子不见了?追问
2、:白白的虚线代表什么?提问5:又过来几天,妈妈和妞妞在打扫(蓝色表示该问题没有问;红色表示该问题跟自我教学有不同;绿色表示补充问题。)环节一:观察封面,引发好奇。提问1:(封面)绘本的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这本绘本会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追问:除了房子,你还看到了谁?环节二:阅读绘本,理解内容。提问2:(扉页)这里又看到了什么?这些房子跟现在的房子有什么不同?提问3:你们觉得包子店生意怎么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提问4:发生什么事情了,你怎么发现饺子不见了?追问:白白的虚线代表什么?提问5:又过来几天,妈妈和妞妞在打扫店铺呢。又发生了什么事?你是怎么发现的?包子到底去哪里了呀?用一个开放性的提
3、问引出故事,不仅能了解儿童的原有经验,同时也能激发其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通过发现画面中“有很多人排队买包子”、“路人们手上也拿着热气腾腾的包子”,包子铺的热店铺呢。又发生了什么事?你是怎么发现的?包子到底去哪里了呀?提问6:到底是谁偷了包子?提问7:你们知道蛛丝马迹是什么意思吗?环节三:根据线索卡,了解故事的线索链。提问8:我们小侦探一起找一找,我这里有线索卡,你们看得懂吗?上面有什么。提问9:到底是谁偷吃了这么好吃的包子,你们猜猜看?提问10:妞妞用了什么办法?提问11:小偷是谁啊?(小黑猫)你抓到了这只偷包子的猫,你心情会怎么样?你会怎么做?环节四:结尾阅读,引起共鸣。
4、提问6:到底是谁偷了包子?蛛丝马迹是什么意思?闹场景与妞妞的孤单状态形成鲜明的环节三,根据线索卡,了解故事的线索链。提问7:我们小侦探一起找一找,我这里有线索卡,你们看得懂吗?上面有什么。对比。提问8:到底是谁偷吃了这么好吃的包子,你们猜猜看?解读“蛛丝马妞妞用什么办法找到了这只猫?迹”的意思孩子们提问9:小偷是谁啊?(小黑猫)你抓到了这只偷包子的猫,都很有自己的见你心情会怎么样?你会怎么做?妞妞是怎么做的呢?我们解,有些模糊,但一起接着听故事。结合具体的情境,环节四:结尾阅读,引起共鸣。提问10:妞妞是怎么做的?她为什么会这样对待这只猫?这就能理解了。是一只怎么样的猫?为什么?线索卡是本次提
5、问I1.你觉得妞妞怎么样?活动的亮点,借助现在他们在干什么?线索卡,能够帮助提问12:现在妞妞有伙伴了吗?她还会感到孤单吗?孩子观察、思考、提问13:(出示最后一页)现在他们在干什么?你们觉得这判断、推理出真正只小猫还会偷包子吗?的“小偷”,过程提问12:妞妞是怎么做的?她为什么会这样对待这只猫?这是一只怎么样的猫?提问13:你觉得妞妞怎么样?提问14:看看现在他们在干什么?提问15:现在妞妞有伙伴了吗?她还会感到孤单吗?中,充分体现了“儿童立场”。在两两合作找线索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相当专注,你来找,我来圈,当发现“蛛丝马迹”时,会兴奋地手舞足蹈。自我教学回忆记录“一跟一”观察记录剖析感悟回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研修 听课 记录 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