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钢琴作品《童年情景》的结构与演奏分析.docx
《舒曼钢琴作品《童年情景》的结构与演奏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舒曼钢琴作品《童年情景》的结构与演奏分析.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舒曼钢琴作品僮情景的结构与演奏分析舒曼是德国最具个人风格的浪漫主义音乐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童年情景是舒曼钢琴套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成人的视角回忆童年,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无尽怀念。文章着重分析了这部作品的结构与演奏,力求对舒曼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有更深的了解。童年情景;舒曼;演奏舒曼不仅是德国著名的音乐作曲家,还是著名的音乐评论家。正是基于其在音乐理论上的造诣,舒曼不仅继承了贝多芬的古典主义传统,还发展了舒伯特的浪漫主义传统,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11舒曼的钢琴曲童年情景以深刻的思想和鲜明的艺术特征著称,其手法细致深刻,形式上也有许多创新,因此更需要配合以一些特殊的演奏技巧。一、童年情景
2、的结构与音乐特征分析(一)调性布局特征童年情景由13首相对独立的小曲组成,既有对作者情绪的刻画,亦有对童年生活场景的描写。这部作品虽然是一部形式丰富多彩,充满戏剧性的作品,但是在整体结构上却表现的极为紧凑,究其原因在于舒曼运用一系列贯穿因素将这些相对独立的小曲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体现出独特的结构和音乐特征。作者凭借十分巧妙的构思,使每首小曲在发展上具有紧密的联系性,前后两首小曲间相互承接、联系。例如,很多分曲结束时并不立刻终止,有的停留在下属和弦,有的停留的七和弦或主和弦三音,使相邻两首分曲间依靠这种和声调性的连续性形成紧密的衔接,整部作品也由此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以第一首的结尾为例,其结
3、束在G大调主和弦三音,而第二首为D大调的下属和弦,第二首从主和弦开始,相当于ST,很自然的连接起来2。舒曼在钢琴音乐创作中十分注重各小曲之间的呼应。童年情景包括13首小曲,其中的第1、10、11、12、13首小曲均采用的是G大调,这样就形成了整部作品首尾在调式上的呼应,而第10至12首小曲连续使用G大调,又进一步支持了G大调作为整部作品主调的作用。此外,在作品其他小曲的调性设计上,舒曼也一直围绕主调进行适当运动,除了7、8两首运用了下二度远调关系外,其余各首小曲均使用G大调的近关系调、重属调货同中音小调。总之,舒曼运用一系列调性布局手段,使整部作品一气呵成,呈现出极强的整体性。(二)音乐内容童
4、年情景的整体构思极为严密,全曲依据调性和内容可以划分为四部分:第1至第6首为第一部分,调性的规律是向属方向转换;第7、8两首为第二部分,属于下属方向F大调的慢板抒情乐章,在风格、速度方面与第一部分形成明显对比,增加了作品音乐属性的丰富性:第9、10两首为作品的第三部分,完成了由近距离下属调的远距离转换,在调性上形成了一种极具浪漫主义特色的三度关系;第11至第13首为作品的第四部分,是作品调性的再现,其中第13首为作品的尾声,与第一首遥相呼应。从作品的情感表达来看,第1、7、13侧重于成年人的内心世界的描写。其中第1和第13两首小曲的作用是宏观上的首尾呼应,而第7首作为整部作品的中心又给这种情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童年情景 舒曼 钢琴 作品 童年 情景 结构 演奏 分析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