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2022年党员教育工作经验汇报会上的发言.docx
《在全市2022年党员教育工作经验汇报会上的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2022年党员教育工作经验汇报会上的发言.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尊敬的*部长,同志们:党员教育工作,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激发组织活力、保持先进性和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以来,我县深入贯彻中、省、市党员教育工作安排部署,严格落实党员教育三年规划和目标任务,聚焦“国之大者”、“省之大记”、“市之至要”、“县之盼者”,紧扣全县党员教育中心工作,切实用好红色遗迹、“云端”设施、基层“舞台”三大“公式”,确保身怀红心、打破时空、深入一线学习,提高教育趣味性、实效性。一是盘活“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确保身怀红心学。红色资源是我党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我党震续血脉的宝贵载体,更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我县的党员教育
2、工作,着眼于发挥好红色资源作用的“密钥”作用,打开党员干部的红色初心,切实在学习宣传、教育培训、干事创业等工作中实现“红星闪闪放光芒”o一方面是用好伟人故里、烈士陵园、革命遗迹等,开展革命主义教育,讲好红色故事,让党员干部耳濡目染品味红色精神,提升思想境界,树立起爱党爱民、甘愿奉献的无私精神。另一方面是积极推动红色文化和现代元素相结合,通过新媒体技术和戏曲、教育片等载体广泛宣传,让广大党员更好地接受党性教育,在学习典型中弘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并不断汲取奋斗力量,在言行举止和干事创业中做到自觉讲政治、讲党性。二是用活“云端设施”,打造“云端课堂”,实现打破时空学。身处“互联
3、网+”和“数字化”时代,我们的工作、交流和学习已打破时间和空间界限,方式也更为灵活。我县党员教育工作做到了立足时代和社会发展,在变化“进行时”中谋求创新。一方面是运用“云”课堂,汇聚县委党校、县委老干部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应急管理局等单位优秀讲师,通过党校讲师、老党员、农业能手、乡村振兴专家、应急管理尖兵等的专业知识讲解,和“线上”互动的方式,打破时空限制做经验交流、心得分享和知识吸收,改变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和单向的学习方式,倡导多元化、多主体学习,学员可以是讲课人、授课老师可以是听课人、学员与学员间也可以通过“云”平台相互学习,从而丰富课程、思想、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增
4、强本领。另一方面是运用“线上+线下”方式,分层分批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教学,既“键对键”,又“面对面提前调研学习需求,有针对性提供更富趣味、更加精准的内容,实现从“讲什么就学什么”到“需要什么就教什么”的转变,做到“党员点单、教师配单”,实现了党员教育的精准施策和靶向发力,提高了针对性、实效性。三是激活“实战资源”,躬身“基层实践”,做到深入一线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开展培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干事创业水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因此,我先在开展党员教育工作时,将视野放到基层、投向群众呢。一方面是面向群众,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中抓好党员教育,确保为民办实事和
5、党员教育共同发力。通过走村入户收集群众需求并及时解决,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认可度,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从而体现教育的民生意义和服务意义。另一方面是下沉一线,观摩并参与应急演练、应急救护、作物种植等“课程”,让党员干部体会到基层工作、农村工作的不易,从而更加坚定扎根基层、磨炼意志的信念。同时,通过一系列“实战”活动,锻炼广大党员实践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为群众服务的水平,最终培养出一批批甘于扎根奉献的“孺子牛”。在市委组织部的悉心指导下、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县的党员教育中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发掘资源、创新方式,为全县人民培养出更多的“服务者”、“实干者”。永葆
6、、责任感使命感,使党员教育工作更有力量,党员干部更有作为。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农牧民群众增收和转移就业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是认真研究分析当前农牧民增收和转移就业面临的形势和困难,动员各级各部门紧盯年度既定增收目标任务,严格按照*市关于促进农牧民群众持续增收和转移就业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要求,坚定信心、蹲厉奋进,确保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刚才,*县(区)和*个相关成员单位分别汇报了农牧民群众增收和转移就业工作开展情况,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和举措,大家谈得很好,我都赞同。下面,我就如何持续高位推动全市农牧民群众增收和转移就业工作代表市委、市政府讲几点意见。一、坚
7、持问题导向,攻坚克难促增收2021年,全市农牧民增收和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增速为*%,农牧民增收、转移就业增收考核均为优秀等次,分别荣获“2021年度全区农牧民增收*”和“2021年度全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荣誉称号。2022年第一季度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96,高于全区*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区第一,实现了开门红。以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动,离不开各县(区)和相关部门的锐意进取、顽强拼搏与合力推动,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主要领导嘱托,向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
8、感谢!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农牧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任务的异常艰巨,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国家、自治区、兄弟地市仍有差距。如2021年与全国平均水平(*元)相差*元,与全区平均水平(*元)相差*元,与全区倒数第二的*市平均水平(*元)仍相差*元;从第一季度全区*地(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看,尽管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在全区前列,但增量不及其他地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元,与全区平均水平相差*元、与最高的*市相差*元、与倒数第二的*市仍相差*元,在全区垫底,这就说明绝对量与*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需要高度重视,增速仍需提速。二是全市农牧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市 2022 党员 教育工作 经验 汇报 会上 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