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牧歌复调因素探究.docx
《文艺复兴时期牧歌复调因素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艺复兴时期牧歌复调因素探究.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文艺复兴时期牧歌复调因素探究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音乐的辉煌期之一,此期因声乐创作之技术精湛、多姿多彩而获“声乐复调黄金期”的美誉。其中,意大利牧歌是最重要、影响最大的俗乐体裁,作为一种多声诗乐体裁,它力求以音乐去最大限度表现诗歌的内容、意象、情感等。西方早期复调音乐是以格列高利圣咏为固定调形成的一种多声音乐形式。复调音乐产生以后,它深深地影响了西方艺术音乐的创作。复调音乐在西方音乐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凭借自身艳丽的风姿,展现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复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执行但是又有不同的声部组成,这些声部相互独立,但又和谐地统一为一个整体,构成了和谐的和声关系,而对位法为其主要创作手法。不同旋律的组合称
2、为对比复调,同一旋律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复调音乐的运用丰富了音乐的形象,增强了音乐发展的力量和声部的独立性,产生前呼后应的效果。复调音乐在听觉能力、旋律平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不能替代其他作品。文艺复兴时期复调音乐分为三种:支声复调或衬腔复调;对比复调;模仿复调。一、文艺复兴时期概述14-17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作家和学者使用了“文艺复兴”的概念。当时的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期有很高的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衰落和消失,直到14世纪之后,文艺才再生”与“复活”,故称为“文艺复兴”。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首先兴起在意大利各城市,然后传播到西欧各国,在16
3、世纪达到最高峰,带来一个新的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当时,西欧出现了三大思想解放运动,而文艺复兴就是其中之一(其他二者是启蒙运动、宗教改革)。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欧洲人开始追求世俗生活的乐趣,但这些倾向与天主教的思想相违背。14世纪,意大利出现了第一批天主教文化的抵制者。当时,意大公民和世俗知识分子对天主教的神权立场和伪善的禁欲主义极为反感,却又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来代替天主教文化,所以他们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思想。因此,文艺复兴强调新文化是建立在古典主义基础上的,而不是纯粹的古典复兴,它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一种新文化运动。二、文艺
4、复兴牧歌(一)牧歌概述牧歌坡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它是一种世俗歌曲,至少包括两个声部,其名称源自14世纪伟大的意大利抒情诗人彼特拉克、薄伽丘所创作的一种抒情诗。牧歌的诗歌内容多样,有时具色情意味,有时具讽刺色彩,而常常表现为讽喻内容。高声部是主旋律,低声部旋律和节奏相对简单,更近似伴奏性质。高声部的开头和结尾常使用花唱,此外,其风格与康杜克图十分类似,两个声部皆具独立性。早期牧歌一般反映现实社会,还有也以文学为材料。中期牧歌的风格已经开始逐渐华丽,这一时期的牧歌开始逐渐成熟。后期的牧歌重视音乐的整体效果,越来越多的织体结构出现使音乐具有戏剧性,而且对比、模仿、支声的复调手法被采用,使这一时
5、期的牧歌出现繁荣局面。16世纪末的牧歌有两个主要的社会功能,即大众功能和私人功能。庆典牧歌常为一种特殊仪式所而设计,为大的公众场合增添壮观的表演;室内牧歌是受过或多或少音乐训练的业余爱好者在宫廷、学会或家庭中娱乐时所唱的歌曲。这两个社会功能与这个体裁本身的历史一样长。牧歌大约在1580年开始出现重大转变,主要原因是业余歌唱家被职业歌唱家所取代,牧歌趋于戏剧化。(二)文艺复兴时期牧歌特征现存最早的二声部复调牧歌由乔凡尼达卡奇亚和雅各布达博洛尼亚创作,创作时间为1340年左右。14世纪,牧歌的诗歌结构包括数个由两行或三行诗组成的诗节,其押韵为AB、ABA或ABB,作品结尾通常接一个由两个押韵诗行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艺复兴时期 牧歌 复调 因素 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