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件检验标准.docx
《锻件检验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锻件检验标准.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陕西博菲特流体掌握装备制造业规定文件名称:锻造检验作业规定文件编号:版次:发行日期:受控状态:分发号:核准:审查:编制:一、目的:为确保锻件毛坯进厂检验时有据可依,标准锻件检验流程,提高对锻件的检验水平,特制定本标准一、范围全部的锻打件产品(含毛坯、半成品、成品)二、权责(一)本标准由技术部制订、更改、标准(二)质检部负责本标准的实施,供给部、生产部及其它相关部门帮助执行三、内容(一)外观及常见缺陷检验工程1、裂纹裂纹通常是锻造时存在较大的拉应力、切应力或附加拉应力引起的、裂纹发生的部位通常是在坯料应力最大、厚度最薄的部位。2、折叠折尚是金属变形过程中已氧化过的表层金属集合到一起而形成的、它能
2、够是由两股(或多股)金属对流集合而形成;也能够是由一股金属的急速大量流淌将邻近局部的表层金属带着流淌,两者集合而形成的;也能够是由于变形金属发生弯曲、回流而形成;还能够是局部金属局部变形,被压人另一局部金属内而形成。3、大晶粒大晶粒通常是由于始锻温度过高和变形程度缺乏、或终锻温度过高、或变形程度落人临界变形区引起的。铝合金变形程度过大,形成织构;高温合金变形温度过低,形成混合变形组织时也估量引起粗大晶粒,晶粒粗大将使锻件的塑性和韧性降低,疲乏性能明显下降。4、晶粒不均匀晶粒不均匀是指锻件某些部位的晶粒特别粗大,某些部位却较小。晶粒不均匀将使锻件的长久性能、疲乏性能明显下降。5、冷硬现象变形时由
3、于温度偏低或变形速度太快,以及锻后冷却过快,均估量使再结晶引起的软化跟不上变形引起的强化(硬化),从而使热锻后锻件内部仍局部保存冷变形组织。这种组织的存在提高了锻件的强度和硬度,但降低了塑性和韧性。严峻的冷硬现象估量引起锻裂、6、龟裂龟裂是在锻件外表呈现较浅的龟状裂纹。在锻件成形中受拉应力的外表(例如,未布满的凸出局部或受弯曲的局部)最简洁产生这种缺陷。7、飞边裂纹飞边裂纹是模锻及切边时在分模面处产生的裂纹。8、分模面裂纹分模面裂纹是指沿锻件分模面产生的裂纹。原材料非金属夹杂多,模锻时向分模面流淌与集中或缩管剩余在模锻时挤人飞边后常形成分模面裂纹。9、穿流穿流是流线分布不当的一种形式。在穿流区
4、,原先成肯定角度分布的流线集合在一起形成穿流,并估量使穿流区内、外的晶粒大小相差较为悬殊。10、锻件流线分布不顺锻件流线分布不顺是指在锻件低倍上发生流线切断、回流、涡流等流线紊乱现象。11、铸造组织残留铸造组织残留主要消灭在用铸锭作坯料的锻件中。铸态组织主要残留在锻件的困难变形区、12、碳化物偏析级别不符要求碳化物偏析级别不符要求主要消灭于莱氏体工模具钢中、主要是锻件中的碳化物分布不均匀,呈大块状集中分布或呈网状分布。13、带状组织带状组织是铁素体和珠光体、铁素体和奥氏体、铁素体和贝氏体以及铁素体和马氏体在锻件中呈带状分布的一种组织,它们多消灭在亚共折钢、奥氏体钢和半马氏体钢中。这种组织,是在
5、两相共存的状况下锻造变形时产生的带状组织能降低材料的横向塑性指针,特别是冲击韧性。在锻造或零件工作时常易沿铁素体带或两相的交界处开裂14、局部充填缺乏局部充填缺乏主要发生在筋肋、凸角、转角、圆角部位,尺寸不符合图样要求。15、欠压欠压指垂直于分模面方向的尺寸普遍增大16、错移错移是锻件沿分模面的上半部相关于下半部产生位移。17、轴线弯曲锻件轴线弯曲,与平面的几何位置有误差。18、其它缺陷:外表麻坑、锈蚀、外表气泡、缩孔、疏松、白点、异金属夹杂等(二)材料及性能要求按图纸要求及国家相关规定附表一、锻件用碳素构造钢与合金构造钢牌号及化学成分(摘自GB/T17017-1997)表1牌号*国学成分(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锻件 检验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