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面罩产品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4.docx
《雾化面罩产品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雾化面罩产品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4.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附件10雾化面罩产品注册宙查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雾化面罩产品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审评提供技术参考。本指导原则是对雾化面罩的注册申报资料的一般要求,注册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本指导原则是供注册申请人和技术审评人员使用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审评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本指导
2、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一、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按第二类医疗器械管理的一次性使用雾化面罩产品,产品的分类编码为08-06-12(呼吸、麻醉和急救器械-呼吸、麻醉用管路、面罩-雾化面罩)和08-05-07(呼吸、麻醉和急救器械呼吸、麻醉、急救设备辅助装置-雾化设备/雾化装置)项下面罩式气流雾化器产品。二、注册审查要点(一)监管信息1 .产品名称产品名称应符合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指导原则呼吸、麻醉和急救器械通用名称命名指导原则等相关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产品名称应以体
3、现产品的特性、使用特点和预期用途为基本准则,如:一次性使用无菌雾化面罩、一次性使用氧气雾化面罩、一次性使用雾化器面罩、一次性使用医用面罩式雾化器等。产品应无菌提供。2 ,分类编码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产品的分类编码为08-06-12或08-05-07o3 .注册单元划分的原则和实例依据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指导原则的相关要求,雾化面罩产品的注册单元以产品的技术原理、结构组成、性能指标和适用范围为划分依据。例如:3.1 以不同气源为动力源的产品可划分为同一注册单元。3.2 一次性使用气切式雾化面罩、可躺手持式雾化面罩可与典型雾化面罩划分为同一注册单元。3.3 主要制造材料不同导致产品性能指标不同的
4、,应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3.4 分类目录08-06-12项下的雾化面罩和08-05-07项下的面罩式气流雾化器应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二)综述资料1.产品工作原理/作用机理描述其工作原理、功能及其组成部件的功能,以及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特征等内容。2 .型号、规格雾化面罩可按设计、使用形式、预期用途等不同分为若干型号及规格,型号规格通常依据使用形式可包括典型面罩式、气切式、可躺手持式等产品。3 .产品的结构和组成雾化面罩通常由接口、罩体组成。典型面罩式气流雾化器通常由接口、罩体(面罩),雾化杯、连接管组成,可配有固定带等。罩体可采用聚氯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硅橡胶、热塑性弹性体(如TPE
5、.TPU)等适宜的高分子材料制成;雾化杯可由聚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等材质制成;连接管可由PVC等高分子材质制成;固定带可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典型面罩式气流雾化器产品通常由罩体(面罩)、雾化杯、连接管和接口组成,其结构示意图及实物照片(图1)如下所示。I-罩体2.接口3-雾化杯4连接管图1典型面罩式气流雾化器结构示意图和实物照片除典型产品外,其他类型产品如气切式、可躺手持式,产品图示如下所示。1、固定带2、气切面罩3、接口4、波纹管5、雾化杯6、连接管图2气切式雾化面罩结构示意图和实物照片1、面罩壳2、面罩接头3、旋转接头4、雾化杯5、连接管图3可躺手持式雾化面罩结构示意图和实物照片4 .产品的
6、适用范围适用范围:08-06-12项下的雾化面罩:用于连接气源及雾化设备供临床实施雾化;08-05-07项下的面罩式气流雾化器:用于对液态药物进行雾化,并通过患者吸入。4.1 使用类型一次性使用。4.2 适用人群临床需雾化的人群。4.3 预期使用环境应明确使用场所,如医院、诊所、家庭等使用场所。特殊环境应进一步说明,如旅行、高原或野外环境及车、船等交通工具上使用等。4.4 禁忌证对产品材料过敏者禁用。4.5 可联合使用的其他医疗器械医用湿化器、雾化器、呼吸管路等。5 .不良事件情况雾化面罩在临床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雾化面罩破裂、边、角不光滑;面罩罩体与接头分离;呼吸道感染;连接管不畅通;接头不
7、匹配导致雾化量不足等。6 .包装说明申报产品需要描述注册单元内所有产品组成的包装情况,说明包装清单和包装方式,提供包装图示。(三)非临床资料1 .产品的主要风险1.1 风险分析方法在对风险的判定及分析中,要考虑合理的可预见的情况,它们包括:正常使用条件下和非正常使用条件下。风险判定及分析应包括:对于患者的危害、对于操作者的危害、对于环境的危害。风险形成的初始原因应包括:人为因素(包括不合理的操作)、产品结构的危害、原材料危害、综合危害、环境条件。风险判定及分析考虑的问题包括:面罩原材料生物学危害;产品质量是否会导致使用中出现不正常结果;操作信息,包括警示性语言、注意事项以及使用方法的准确性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雾化 面罩 产品 注册 审查 指导 原则 2024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