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中的高频热词与语篇构建.docx
《《人民的名义》中的高频热词与语篇构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的名义》中的高频热词与语篇构建.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人民的名义中的部热词语篇构建人民的名义的作者周梅森以一个文学在场者的身份,站在这个大时代的前列,以犀利的笔触“大尺度逼近当下反腐的现实。作者以“人民的视角审视现实,构建了i幅涵盖了高官、市民、知识分子、商人等各色人等的当代社会清明上河图.小说中人物的命运随着H省反腐风暴的预示、展开、深入、遍近真相而波澜起伏。整个小说可以视为一个反腐事件,它由一连串的子事件构成,不同的人物在一个个子事件的发展中呈现出不同的性格与命运走向。小说文本是由时间、地点、人物、行为等要素构成的一个叙事语篇。语篇通过描述一系列具体事件将文本编织成一个整体。从理论上说,篇章中高频出现的与主题相关的动词代表着该篇章的主要事件。
2、本文将人民的名义的卷五章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叙事单元,由此统计出每个单元前五位的高频动词。1-5章:汇报、抓捕、反贪、腐败、开会:610章:拆迁、反贪、进攻、广播、汇报;11-15章:保护、回避、讯问、贷款、妥协:16-20章:汇报、离婚、结婚、入股、审讯:21-25章:汇报、离婚、交代、传唤、苦笑:26-30章:扫黄、汇报、录音、嫖娼、违纪;31-35章:录音、离婚、审讯、交代、汇报;36-40章:审讯、汇报、指挥、指示、召回;41-45章:停职、汇报、办案、审讯、考验;46-50章:审讯、狙击、智斗、监督、开枪:50-54章:腐败、挣钱、告别、结婚、苦笑。尽管上面每五章的分法并不一定与小说故
3、事情节发展的某个阶段相对应,但是,与反腐事件相对应的动词讯问/审讯”则是贯穿整个文本的热词,道理很简单,反贪局反腐的主要环节就是“审讯”,它构成了整个文本的叙事线索与故事骨架,其他热词都是对它的铺垫与延展。另一个贯穿整个事件的高频动词是“汇报”,体现了作者是在怎样的话语体系下来叙事的。如果将小说中与汇报同义的动词“请示和报告”,以及非正式的说法通气和透气汇聚起来,则它们构成的汇报类动词的频率会更高。因此,整个小说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各类“汇报事件”的展示。它与“审讯”缠绕在一起,呈现了中国社会中法律行为与政治行为之间的微妙关系。请示报告制度是党的重要规矩与纪律。十八大后中央多次强调各级领导
4、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要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请示报告制度是我们党的项重要制度,是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有效工作机制,也是组织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民的名义在展开情节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党的请示报告制度在当下政治生活中的存在状况。抓捕义珍和抓捕欧阳菁两段从正反两面诠释了党章规定的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抓捕丁义珍季检察长坚持先向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高育良汇报,结果抓捕行动变成了暗流涌动的汇报会,也贻误了时机,丁义珍逃跑。抓捕欧阳菁侯亮平坚持先坐实再汇报,即使演成美国大片也把欧阳菁当着李达康的面给抓住了。前后两位反贪局长的表现
5、也形成鲜明对比。可见,作者正是通过不同人物对党的汇报制度的把握情况,来构建事件,突出人物性格及命运。离婚”作为小说中的一个高频动词也与汇报相关联。李达康离婚,事先主动向沙瑞金作了汇报。高育良离婚再婚事先未汇报,事后还长期隐瞒,离婚不离家。离婚是私事,但是对于李达康和高育良来说,就不再是私事,汇报与否,体现了自己的党性,对党的组织纪律的遵守。也因此注定了二者在小说中命运的不同。除了整个语篇中的高频动词,局部篇章中高频出现的三个普通名词“炸酱面”(4次)、“茅台”(18次)和“龙井(4次)也在整体语篇和局部语篇构建中起到重要作用。小说以“炸酱面”开篇,中间以“茅台”穿插,以“龙井收尾。炸酱面,也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民的名义 人民 名义 中的 高频 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