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上海市农村发展活力的建议.docx
《关于提升上海市农村发展活力的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提升上海市农村发展活力的建议.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背景情况近几年以来,上海在推进城乡体、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通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五违整治、中小河道整治管理以及198、195地块转型减量等措施,使农村环境、生态保护、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总体而言,乡村的发展依旧远远滞后于城市和经济的发展。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三农”工作依旧占有较大比重,对农村发展中的一些政策、机制,需要突破与完善。问题及分析1、政策僵化,创新突破少,农村面貌陈旧农村地区,极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面貌衰败、房屋老旧。2018年嘉定区建委对区域内1000多户农村住宅做过一个抽样调查,数据反映,嘉定区农村房屋64$为1985年以前所建,35席
2、为1986-1995年代的,1996年以后改造新建的仅有1%左右。2007年出台的上海市农村村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市政府2007年71号令),给农村房屋的更新有了一个通道,但按新政策翻建后,房屋与宅基地面积大多“缩水”30乐农村居民感觉权益受损,“71号令”在引导疏通农村房屋的改善与“美感”方面未发生积极作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缓慢,未能支持产业发展和复合利用。受限于土地使用性质、耕地保护、建设用地指标等政策的严格管控,村宅的形态调整、平移长期难以操作,文化休闲等特色产业未能发展起来,甚至出现了“房车”、“绿皮列车”等“畸形”民宿。2、机制缺乏,投入力度小,美丽乡村建设成效不明显农村要素流失,乡
3、村传统功能丧失众多。由城市与农村的割裂,土地、人才等关键要素由乡村单向流向城市,农村的空心化、老龄化日益严重,大多数乡村成了“末代农民”和外来打工者杂居地,新的社会资本、先进技术、组织整治管理等要素也无法向乡村扩散渗透。美丽乡村建设的补贴机制,未能充分调动镇、村、居民的枳极性和兴趣。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各区的预期投入都是近100O亿元,这些庞大的资金需求缺少平衡机制。3、村级经济创收能力下滑,很多村呈现“返贫”以嘉定区为例,受“195”、“198”地块转型减量影响,厂房出租收入不间断减少,全区有近45%的行政村,每年可支配收入在500万以下,只够维持日常管理运转;200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提升 上海市 农村 发展 活力 建议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