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非洲猪瘟病毒弱毒株防控技术指南.docx
《养殖场非洲猪瘟病毒弱毒株防控技术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殖场非洲猪瘟病毒弱毒株防控技术指南.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当前,我国非洲猪瘟出现弱毒株感染情况,生猪感染弱毒株后,水平传播能力强、潜伏期长、带毒排毒水平低,持续时间长且无规律,临床呈现隐蔽性强、早期监测难,对母猪群体生产性能影响较大等特点.为指导养殖场及时发现非洲猪瘟病毒弱毒株,提升防控能力,制定本技术指南.一、提升临床发现能力非洲猪瘟病毒弱毒株感染临床症状不典型,个体差异大.妊娠母猪表现反复发烧、厌食等症状,部分母猪流产、高比例死胎、乳房结痂,初生仔猪活力差.育肥群体非应激条件下,症状不明显,应激情况下表现皮肤坏死斑、关节和脾脏肿大、坏死等症状。要强化技术培训,提高对弱毒株识别能力.养殖场人员应每日开展猪场场内巡栏,观察猪群临床情况,一旦发现猪只出
2、现可疑症状时,要第一时间采样检测.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使用红外体温监测系统每天对所有猪只进行体温监测,发现异常的,要及时采样检测.发现阳性和疑似病例要及时向当地农业农村(畜牧兽医)部门报告,并按要求规范处因.二、优化监测方案要配合使用非洲猪瘟病毒核酸和抗体检测,优化监测方案,确保监测效果.定期开展场外环境检测,每周对场内门把手、风机、料槽等高风险点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定期抽样监测母猪群及育肥群的病毒抗体情况,高风睑期要考虑对母猪全群进行病毒抗体监测。母猪分娩后,采集脐带血、胎衣或胎衣液等样品以及母猪深咽部拭子联合尾根血混样,进行病毒核酸检测,临床发现异常猪只,要立即逐头对母猪群进行病毒核酸和抗体检测
3、;对育肥群开展棉绳口腔液采样,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对于病死猪,在确保养殖场内生物安全的情况下,采集淋巴结、肺脏等样品及时检测病毒核酸.此外,猪群进行常规疫苗接种、转群、去势等生产操作后,要抽样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核酸.要避免过高频次的全群普查,降低交叉污染或扩散风险.三、科学采样检测采用深咽拭子联合尾根血混样,或口鼻拭子联合腹股沟淋巴结穿刺混样的采样方法,可提高病原检出率.对临床异常猪,要同时采集前腔静脉血、尾静脉血或耳缘静脉血,进行病毒抗体检测。采样要使用聚丙烯材质拭子,避免使用头部为棉花制品的拭子、含海藻酸钙拭子以及木柄拭子,防止棉花纤维对蛋白质吸附影响病毒洗脱效果及抑制PCR反应的物质影响检测
4、结果.前腔静脉采血时,要保证每一头猪一个保定绳,保定绳用后放入含有消毒水的桶中消毒,避免交叉污染.样品保存应使用无菌、对核酸无吸附作用的噱旋盖塑料管。每个样品管应再套一个样品袋防止样品泄露和污染.新采集的临床样品应在28。C下保存,采集后24小时内送至实验室.用于核酸检测的样品应当尽快进行检测,能在24小时内检测的样品可置于4。C保存;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样品应告于-70。C或以下保存(如无-70。C保存条件,则于-20C冰箱哲存).病原检测方法:可采用非洲猪瘟病毒(P72CD2vMGF)、非洲猪瘟病毒(P72EGFPmCherry),非洲猪痕病毒(P72/X64R/MGF360-141.)等
5、三重荧光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必要时,需要对部分病毒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如EP402R基因.对非常见基因变异且临床症状特殊病例,需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鉴别抗体检测方法采用经批准的间接E1.ISA、阻断E1.ISA等方法或胶体金试纸条.四、确保检测质量要强化检测人员技术能力,定期开展培训和考核.要定期检测PCR仪、荧光定量PCR仪等设备运行能力,及时维护保养。要定期参加实验室间能力比对,日常使用标准物质或标准样品进行检测质控.要规范实验操作,避免病毒污染.对样品接收及处理间、试剂准备间、核酸提取和扩增间等区域以及门把手、传递窗、试验台等高风险位苴应定期采样检测.实验结束后,立即清洁工作区,使用消毒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养殖场 非洲 猪瘟 病毒 弱毒株防控 技术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