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划统筹着力推进“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docx
《科学规划统筹着力推进“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规划统筹着力推进“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科学规划统筹,着力推进“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都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工作,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命题。随着顶层设计逐步完善与地方积极探索,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新型城镇化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围绕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推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五个方面对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作出全面部署,为推动城镇化高质
2、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五年,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意义重大。依据实施方案,“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应把握五个原则。(一)人本化在以往的城镇化过程中,对城镇化的理解往往存在两种偏误:一种是“以物为核心“,即无休止的城市扩张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另一种是将“人的城镇化”片面理解为人口城镇化,甚至采用强迫农民上楼等手段提升城镇化率。在本次实施方案中,“公共服务”取代基础设施”成为了除“城镇化外出现最多的高频词,意味着“十四五”时期的城镇化将更关注人的需求,强调城市公共服务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以人为核心的新型
3、城镇化”至少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城市居民的主体性。实施方案强调,“严禁随意撤并村庄搞大社区、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充分尊重“人的意愿,将“人”作为城市发展的目的,而非服务于城市发展。二是城市权利的普惠性。打破户籍门槛,使新市民能够享受与本地户籍居民平等的待遇,使城镇化的成果“惠及全民工实施方案重申了此前中力、国办提出的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并首次提出“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未落户常住人口”,多处强调对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一视同仁。此外,“十四五”期间更加重视新市民的住房保障,将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二)差异化我国幅员辽阔,
4、各区域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同等级城市内部之间都存在较大差异。从近期的城镇化相关政策来看,我国推进区域和城市差异化发展的思路是比较明确的。比如,此前发布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就根据区位条件、要素禀赋等将县城分为了五类。实施方案延续了差异化发展的思路,强调“顺应城市兴衰规律,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一方面,要加大对人口流入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特别是教育、住房等供求矛盾较为突出的领域。实施方案提出“加大人口集中流入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供给”“以人口流入多的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另一方面,引导人口流出地区减少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规划 统筹 着力 推进 十四 时期 新型 城镇 建设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