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药注射剂配伍稳定性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2024.docx
《化药注射剂配伍稳定性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20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药注射剂配伍稳定性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2024.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024年6月一、概述二、总体考虑三、配伍稳定性研究2(一)试验样品2(二)试验设计31、样品制备32、配伍溶剂选择33、试验条件44、考察指标和方法4(三)试验结果评估5(四)说明书相关内容撰写5四、参考文献6化学药品注射剂配伍稳定性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一、概述对于临床使用过程中需复溶和/或稀释后使用的化学药品注射剂,如注射用无菌粉末和注射用浓溶液等,需进行配伍稳定性研究,考察药物在临床配制、存放和使用过程中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为注射剂药品的配制、配制后药液的存放条件和允许时限等提供依据0本指导原则重点阐述化学药品注射剂复溶和/或稀释配伍稳定性研究的试验样品、试验设计、试验结果评估
2、和说明书相关内容撰写等方面内容,为研发和技术审评提供参考。本指导原则主要适用于化学药品注射剂上市申请与一致性评价申请,不包括放射性药品。本指导原则仅代表药品监管机构当前的观点和认识,不具有强制性的法律约束力。随着科学研究进展,本指导原则中的相关内容将不断完善与更新。二、总体考虑根据药品特性与临床使用情况开展配伍稳定性研究。上市注册申报配伍稳定性试验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配伍稳定性药液的浓度应涵盖临床使用中的最高和最低浓度,考察时间应不短于说明书中允许时限,研究时应尽可能模拟药物临床使用中的实际情况。由于稀释后药物浓度降低可能导致杂质无法准确检出,或配伍后可能产生新杂质,应注意评估分析方法的适用性
3、。新药可根据药品特性、临床需要、临床使用条件(时间、温度、光照等)等合理设计试验,参照本指导原则开展配伍稔定性研究,对配伍稳定性中出现的新杂质应按杂质研究相关指导原则进行归属研究,必要时进行安全性研究或提供其他安全性依据。根据研究结果在说明书中明确药品的配制方法、保存条件和允许时限等相关内容。仿制药应参照参比制剂说明书进行临床配伍稳定性研究。参比制剂说明书中配伍相关信息不明确的,建议参照本指导原则新药要求开展配伍稳定性研究,并与参比制剂进行对比研究。三、配伍稳定性研究(一)试验样品试验样品需采用代表注册批质量的样品。新药配伍稳定性研究通常至少包括两个批次的样品(涵盖新生产样品和近效期样品),根
4、据研究需要,也可在上市后稳定性研究方案中承诺进行效期末样品配伍稳定性研究;对于稳定性差的药品,近效期样品建议采用三批,必要时可提供加速试验末期样品配伍稳定性研究资料,作为配伍稳定性试验支持性研究数据。仿制药配伍稳定性研究可选择一批样品进行;对于稳定性差的药品,应选择至少两批样品(其中一批为近效期样品或加速末期样品)。对于多规格药品,仅装量不同的普通注射剂,可选择最大和/或最小规格进行考察。(二)试验设计1、样品制备配伍稳定性试验按照临床使用情况制备样品,复溶/分散、稀释时应模拟临床实际操作的方式(倒转、旋转等),振摇的力度、方式应便于临床操作,必要时通过适宜的仪器装置规范配制方法。如复溶或稀释
5、后在冷诚条件卜暂存并需恢复至室温再进行后续操作的,该过程也应模拟。配伍稳定性研究药液的浓度应包含临床拟定用法中的最高与最低浓度。2、配伍溶剂选择新药的配伍溶剂可根据药品特性和临床需要进行选择。建议首选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等。如需使用专用溶剂,应说明原因并提供合理性依据和支持性研究资料。选择配伍溶剂时,还需关注配伍溶剂的包材(玻璃瓶、软袋等)等对配伍稳定性的影响。对于处方中含有表面活性剂、脂溶性辅料或醵类溶剂等的药品(如脂质体、脂肪乳等),配伍稳定性试验还需注意与软袋、输液器具等的相容性考察,必要时增加浸出物研究。另外,当配伍后药液的PH值对药液质量影响较大时,还需注意考察配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注射 配伍 稳定性 药学 研究 技术指导 原则 试行 2024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