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教案.docx
《《习作: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作: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习作:让生活更美好教案【教学目标】1 .写清楚某种事物让生活变美好的经历,并把原因写具体12 .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分享习作。【教学重难点】1 .写清楚某种事物让生活变美好的经历,并把原因写具体12 .在叙事中融入其情实感。【教学准备】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课前准笛单、习作单.【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 .能围绕习作要求,补充题目,联系生活,选择合适的里例表达牛活的美好。2 .学习运用“描写内心”“展开联想”等方法写出自己的美好感情。【教学过程】板块一探究“美好观点究确定写作素材1 .谈话导入,激发联想。一条河,因为有了吉草、绿树、野花的点缀,变得更加美丽多姿:一座
2、山,因为有r荏天白云的映衬,显得更加雄伟壮丽。我们的生活,也因为各种美好的事物而变得更美好,想一想: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2 .出示课件,发散思维.让生活更美好课件出示:点拨:看一看习作要求中的提示,想一想:哪些事物止生活更美好呢?你获得了哪些新的启发呢?3 .全班交潦,感受美好.4 .教师梳理,提炼素材。(1)我们个人的兴趣爱好,如读书、集邮、唱歌、看电影、运动健身等。(2)我们家庭的日常生活,如家庭聚会、全家旅行、亲子活动等。(3)校园的学习和生活,如参加了自己和同学最齐欢的某项活动、某个社团等。(4)我们养成的好习惯、好品格,如做事认真、诚实守信、不怕困难、善于动脑等。教师小结:前三类都
3、是实际存在的事物,是有形的,第四类是人的习惯、品质,是无形的.I可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险选择感受最深的素材来写.5,确定写作素材,分享美好观点。(1)示例引路,引导: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呢?我们来听听三位小伙伴的分享吧“(课件播放=位同学的录音课件出示:你有没有想过,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 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牛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现在去爷爷奶奶家可以他高铁了,比以前快了两个小时:妈妈买菜时,扫扫二维码就能支付,非常方便、快捷。 我想到的是音乐.听听音乐,唱唱歌,会让我放松、开心. 我的答案是种花。把种子种下去,等它们发芽,看它们慢慢长大,很有成就感。(2)点拨:听了三位小伙侔的分享,你有什么发现
4、呢?(3)学生交流,教师小结:三位小伙伴都触入了自己的感受、感情,表达J自己的看法。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音乐让人心情愉悦,身心放松:养花种草给人带来培育生命的成就感。做这些事让他们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情感上的满足,令他们的生活更美好。(4)补充题目.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呢?请选择一种事物填写在习作题目的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并想一想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份美好。(5)全班交流。学生初步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相机点评,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写作素材。【设计意图】“让生活更美好”是一个半开放性的话题,题目中,“生活”的概念很大,“美好”的感受范围也很大。话题的选择和确定,需要学生基丁自己的生活经
5、历,对生活中的那些美好事物进行初步整理和有效筛选。依托教材中“习作提示”的精准导向,启发学生将美好瞬间呈现出来,将美好事物不断具象化,使选材水到渠成。板块二回顾精彩生活,分享美好事件分享美好事件。1 .点拨:竹节人3这篇课文里,竹节人绐范锡林爷爷的童年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乐趣和美好的体验。Sl想:范锡林爷爷国统竹节人写的哪些事让你感受到这种乐趣和美好呢?(课件出示竹节人原文)2 .学生交流。3 .教师小结:范锡林爷爷通过生动描述“我们”做竹节人、玩竹节人和老师玩竹节人的这些故事,让我们体会到竹节人带给“我们”的乐趣,让“我们”的童年生活变得更美好。4 .小组交流。当你确定了自己要分享的这个话题的时
6、候,你想起了哪些和这个话题有关的事情呢?和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这些美好的故事。5 .全班交流。根据你确定的话题,谁能分享一卜你心中最美好的事情?6 .引导评价:这件事情是否是困绕所选的话题来说的:事情是否让你的生活受影响。【设计意图】通过联系课文登竹节人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感知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分享美好的表达方式,进而唤醒学生心中的美好事件,不断激发学生的表达意愿。在学生交流后引导评价,使他们的表达更准确,思路更清晰。板块三列出写作提纲,梳理“美好”经过1 .明确写作要求。(1)课件出示写作要求。课件出示:写清楚它是怎么影响你的生活的。它为什么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写的时候注意把原因写具体。(2)思
7、考:读J习作要求,你认为如何达到这个要求呢?(3)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它是怎么影响你的生活的”可以通过某些事来体现这样的影响,要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写详细:“它为什么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就是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因此要把想法和感受融入具体的事例当中.2.示例引路,列出提纲。(1)引导:在6竹节人这篇课文里,范锡林爷爷是如何把老师玩竹节人这个故事写清楚的?(2)学生交流,教师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上课玩竹节人被老师没收了一卜.课去老册办公室的窗外找竹节人一没有找到竹节人,很不高兴一看到老师在玩竹节人,很开心。教师小结:一波:折的故事情节能把事情的经过表现得更具体,更生动.(3)自主学习。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习作:_让生活更美好 习作 _ 生活 美好 教案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