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蜀相》赏析.docx
《唐诗《蜀相》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蜀相》赏析.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唐诗蜀相赏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鹉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注阳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锦官城:成都以产锦著名,曾设官专管其事。此指锦官衙署所在之地;在成都城西南。当时也以锦官城代称成都。柏:祠前柏树传说系诸葛亮亲手所植。森森:繁密貌。映阶:草深掩阶。映:掩映。黄鹉:黄宜。空:枉自,它与上句“自”字皆表示祠堂荒凉,无人赏玩,流露出凄怆之感。三顾:诸葛亮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时,刘备曾三次访问,问以天下大事。两朝开济:先佐刘备开基,后辅刘禅济业。烦,一作“繁二济:成事。出师:指伐魏。身先死:建兴十四年
2、(234)秋,诸葛亮驻于武功五丈原(今陕西眉县),病死军中。译文到何处去导访丞相祠堂?在那锦宫城外柏树长势警密的地方。青翠的野草映衬着台阶独自散发着春天的气息,被树叶遮掩着的黄酹枉自传出美妙的叫声。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问以天下大计.(诸葛亮)出山后两朝创业扶危献出了一腔忠心。出师伐魏还未取得胜利,就已染病身死。(总叫)英雄豪杰伤感泪湿衣襟。简析这首诗在描写诸葛祠堂的景色和发表议论之中,写出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心和追思之情。全诗情调悲壮,不难看出诗人在安史之乱期间的心态。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又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造成深沉悲凉的意境。概言之,这首七律话语奇简,但容量颇大,具有高度的概括力,短短五十六字,诉尽诸葛亮生平,将名垂千古的诸葛亮展现在读者面前。后代的爱国志士及普通读者一吟诵这首诗时,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一读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二句时,不禁籍然泪下。在艺术表现上,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人称杜诗“沉郁顿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蜀相 唐诗 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