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学设计.docx
《《声声慢》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声慢》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声声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立足诗歌形象,通过诵读研习,重现凄凉情境,体会凄愁情感,赏析凄美语言。教学重点:提示词人困难、深厚的凄愁情感,领悟词作形象、声韵的凄美魅力。教学时数:一课时(课前播放歌曲声声慢)一、以武陵春导入(5分)板书,声声慢李清照,。1.学生齐读ppt上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酢ze赫meng舟,载不动、许多愁。2 .就武陵春提问老师:哪一句写得最好?(末句)好在哪里?(叫学生举手答复一一形象地写出了愁)那么你能把这句话用第一人称我来表述一下呢?(就怕双溪那小小的船儿啊,载不动我这重重的忧愁啊!)可见,情感
2、必要用形象表达才动人;反过来,形象,也正是翻开诗歌艺术大门的钥匙。一一可是,谁知道李清照的愁为什么这么重吗?学生举手答复。3 .了解词人相关简介学生轻声齐读ppt内容:李清照出身名门,从小聪慧过人,文学造诣极高。丈夫赵明诚是著名金石学家,夫妻恩爱,华蜜美满。1127年金灭北宋,词人生活彻底变更:先是两人尽心收罗的几屋金石书画尽毁于战火;接着,赵明诚病重身亡;李清照飘舞江南,颠沛流离,尝尽人世艰辛;1132年,再嫁张汝舟,惋惜遇人不淑,不久离婚,并被判刑两年。1156年,凄然一身,悲苦离世。4 .引入声声慢老师(过渡语):国破家亡、夫死孀居、年老体弱,所以才有了武陵春中小船都载不动的沉重愁情。那
3、么一般被认为写于同时期的声声慢里的愁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我们一起来探讨。先齐声轻诵全词,初步感受。5 .学生轻声齐诵全词二、品析愁情(38分)(一)范读创境,提出要求(10分)1.老师诵读创境播放背景音乐二胡曲二泉映月。老师:老师先读一遍,同学们在听的时候试着在脑海里呈现词中描述的一幅幅画面。老师诵读。2 .提出探讨要求老师: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相比武陵春,这里的愁要困难、深厚一些,这里的形象也要丰富一些。老师指读PPt内容,并稍加说明:描述“次第:请在众多富于形象的次第”中选择有感受的一处,发挥想象,揣摩词人心境,用第一人称“我描述这幅画面。在相关词句边上动笔写一写。然后小组内沟通各自描
4、述画面。3 .学生自主研习、沟通(二)描述“次第”,探讨愁情(12分)1 .学生发言,师生探讨要求学生先描述词句情景;老师再抓住“酒、雁、花、“雨等意象一起探讨其中“愁情;然后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老师进展朗读指导,包括语调、神情、肢体语言等;全班再轻声齐诵词句。一处“次第如有补充,可接着;如无,就另一处。老师自备内容: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天气忽暖忽冷,真叫我难以适应啊。就靠着这三杯两杯的淡酒,又怎么能够反抗得了这寒冷的秋风啊!一一生活困难,年老多病,几杯淡酒,何以消愁?一一抓住酒意象,点明“酒所以淡是因为愁很浓意思。一一读出疲乏、叹息之感。雁
5、过也,正难受,却是旧时相识。我抬头看去,又见北雁南飞,这情景和以前多么相像,但再也不行能有爱人的消息了!雁儿雁儿一一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这次第,怎不叫人欲语泪先流呢?!一一让学生齐读注解中一剪梅词句云中谁寄锦书来,并讲出彼雁和此雁的不同(彼雁是甜蜜的闲愁,此雁”是灰心的哀愁)。一一读出茫然、痛心之感。满地黄花积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我低头看去,只见菊花凋零满地,风雨中显得如此憔悴,到如今还有什么值得摘取的呢?一一秋花凋损,美丽不再;青春已逝,年华已老;顾影自怜,黯然神伤。一一让学生讲花的意象内涵(美丽、青春)。一一读出心酸、凄楚之感。守着窗儿,单独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声声慢 声声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