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致力兴农的北魏太守贾思勰.docx
《学习时报:致力兴农的北魏太守贾思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时报:致力兴农的北魏太守贾思勰.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致力兴农的北魏太守贾思勰在我国历史上的北魏时期,出现了一位重农兴农的有为太守一一贾思勰。他不仅推动了当时农作技术的发展,造福了地方百姓,而且写下了在世界农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被历代奉为中华农圣。贾思勰是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市)人。还在少年求学时,他研读史书看到龚遂、召信臣、王景、皇甫隆等贤臣“教之垦辟”“整顿丰足”的事迹,心中便生效法前贤之志,从此留心学习各种农耕生产知识。他认为历代贤臣提出的兴农主张和具体措施都是“益国利民,不朽之术”,学习先贤的教导,其根本目的是“要在安民,富而教之”。成年后,贾思勰进入仕途,后来担任高阳郡太守一职。他就任后,便把兴农作为为政首要。研究
2、农作相关技术并以术授民是贾思勰最重视的富民之道。他积极采纳前人经验,“采捕经传,爰及歌谣”,并善于向生产实践学习,既“询之老成”又“验之行事”.虽是一郡之守,贾思勰却时常粗衣草履,深入田间地头,身体力行地广泛调查。遇到不懂的,就谦虚地向耕夫、牧童、织妇求教。一次,贾思勰看到一个老农种瓜,先往每个窝坑里放四颗瓜籽,接着又放入三粒大豆。种瓜如何下豆种?贾思勰感到奇怪,连忙请教老农。老农告诉他,瓜籽发苗细弱而豆粒发苗强劲,瓜籽豆粒一起种下,豆粒便会先萌发出强壮的劲苗,将土壤顶开,待随后萌发的瓜苗轻松钻出地面后,再将豆苗去掉。如此种瓜不仅出芽率高,而且瓜苗的长势会更好。贾思勰亲身试脸后发现非常管用,深
3、受启发,于是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套种技术,并推广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高阳郡瓜果生产的丰收。这个方法后来被记载在齐民要术里。贾思勰对魏晋以来崇尚空谈的浮华之风深恶痛绝,认为事非亲历不能真知。为了探求兴农之道,他不顾劳累去稻田学习种稻、去菜圃学习栽菜、去果园学习种果,还一一学习养蚕、磨麦、染漂等生产活动。高阳郡冬季寒冷难耐,用麻则不够保暖,用丝则成本太高(当时棉花还没有传入中国)。为了帮助百姓寻求便于生产的御寒之物,贾思勰走遍了晋东、晋南、冀中、冀南、豫北等北方地区。终于在黄河流域有了可喜的新发现。当时在黄河流域聚居着羌人、氐人、羯人等,北方游牧民族的迁居带来了畜牧业的生产。养羊不但可以吃肉,而且可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时报 致力 兴农 北魏 太守 贾思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