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认识=、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认识=、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21页的例题,第2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材简析教材在认识15和O这两段内容后面,安排了“二、V,使学生认识表示数的大小关系的这三个符号,并加深对已学的数的认识。比较两个事物的多少,根本方法是一一对应。教材以“森林运动会”上的动物为素材,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并把比较的结果用二、和表示。先从兔子和猴子的只数一一对应的比较中,认识“同样多”理解的意思、读法和用法;再把松鼠和小熊一一对应起来,通过观察认识“比多”、比少”,联系比较的结果,理解”和的意思、读法和用法。教材中还分
2、别安排了二、和的写法。“想想做做根据数的大小进行判断,使学生会用二、或表示两个数的关系。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用二、或V表示两个数的关系。教学难点是会用,、表示两数关系。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2开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喜爱学习数学。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诱发参与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有一天,森林里热闹了起来,原来呀“森林运动会”开幕了。(出示主题图)提问:瞧,有哪些队的小动物参加了比赛?你能知道他们每队各有多少
3、名队员吗?(学生数一数汇报)小朋友们,你们从中能知道些什么呢?(松鼠队队员最多;小熊队队员最少;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评:教师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喜爱的“森林运动会”的场景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学生能快速地进入最正确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饶有兴趣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O讲述:刚刚有小朋友说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是不是这样的呢?让我们将它们排一排、比一比就知道了。提问:小兔队有几只?(4只)贴出4只兔。小猴队有几只?(4只)对应贴出4只猴。提问:一个对一个地比,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呢?(小兔和小猴同样多;4个对4个正好同样多;4和4相等)提问:4和4相
4、等,我们可以在4和4中间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讨论交流,说明:像“二”这样的符号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的名字叫等号,4=4读作:4等于4。(板书)学生齐读,观察“=”号的写法。(上下两横对齐一样长)教师示范写法,学生描红。学生操作:先摆几个O,再对应摆同样多的,然后写一写,说一说几等于几。2教学o讲述:小兔队和小猴队同样多,现在再让我们看看松鼠队和小熊队的情况。指名贴出松鼠的只数,再一一对应贴出小熊的只数,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松鼠队比小熊队多;小熊队比松鼠队少等)提问:从图中看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提问:4和4同样多,我们可以用等
5、号来表示,那么5比3多,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书上是怎么告诉我们的。)学生猜一猜,找一找,相互交流。说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一位新朋友(板书),它的名字叫“大于号”,53读作:5大于3。(板书)提问:让我们仔细瞧瞧,长的是什么样子?学生汇报。提问:怎么写呢?哪位小朋友能写给大家看一看。(指定3人板演,其余学生书空)讲评书写,学生描红。提问:你们能用手势做出的样子吗?学生用食指和中指做出提问:让我们闭起眼睛想一想的哪一边对着的数大,哪一边对着的数小呢?(学生讨论交流)3用同样的方法教学V。4总结。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位新朋友?讲述:和V长得很像,老师经常会把它们给
6、认错了,哪一位小朋友有方法能帮我很快记住哪个是大于号,哪个是小于号呢?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大口朝前是大于号,尖头朝前是小于号。教唱歌曲。学生边唱歌曲边做手势表演。评:在突破、V的教学难点时,教师不是将“大口朝前是大于号,尖尖朝前是小于号”及“开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这些说法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教师的巧妙引导和学生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观察、想像、比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领悟、总结出这些说法。这样做切实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再以儿歌形式教唱,稳固了学生对、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三、稳固强化,拓展思维1 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填空,其余学生书上练习。(集体订正,选
7、题说说是怎么想的)2 想想做做第2题。指导学生看清是谁和谁比的,联系比的结果,在O里填上适宜的符号。(学生练习,交流校正)3 想想做做”第3题。鼓励学生思考和交流,初步体脸结果的不确定性。(学生先思考,再组织交流)四、归纳小结,提高认识提问: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哪几位朋友呢?和它们在一起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呢?评:学生自己小结,相互补充,共同完善,比由教师小结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同时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总评1评价一节数学课,不光要看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看教学的全过程,是不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求知环境,是否引导学生观察、研究、归纳,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这节课正是依据这个认识,在教学“同样多”时,引导学生通过看清兔子和猴子一个对一个正好对完,并指导学生说出“同样多、4=4”;在教学多、“少时,仍然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讨论。整个教学都表达了引导学生经历主动探索的过程。最后用歌曲来记住这些符号,这样,学生兴趣盎然,一直在兴奋的情绪中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