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定期切换管理制度(3篇).docx
《设备定期切换管理制度(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定期切换管理制度(3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设备定期切换管理制度(3篇)设备定期切换管理制度(通用3篇)设备定期切换管理制度篇1为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液氯储解安全,根据分厂生产实际,制定如下液氨储存使用管理制度:一、双人巡检、双人操作制度1,对制氢液菽储罐的巡检必须两人同时进行。2、设备巡检间隔为2小时。3,巡检人员必须在巡检本上详细记录液菽储罐液位、压力和温度。4.在进行往中间储罐充氨操作、储耀排放积水操作等与液氨有关的设备操作时必须两人在场,一人操作,一人现场监督。5,操作和液氢有关的设备时,必须携带防毒面具在现场备用。二、进入生产区消除人体静电制度1,制氢车间操作人员进入车间前,必须消除人体静电后,方可进入车间值班。2.外来人员进入
2、制氢车间必须先消除人体静电,再进入车间。3、检修人员在对制氧设备进行检修作业时,必须先消除人体静电,再开始进行检修作业。4,操作人员在进行切换纯化器、启动分解炉、中间储罐充氨等设备操作前必须先消除人体静电,再进行有关设备操作。三、液氨卸车时菽车静电接地制度。1、氨车到达现场后,必须先进行静电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卸车操作。2、静电接地报警仪使用时必须有可靠的接地,夹子必须接到氢车金属部位,并保证可靠连接。3、氧车卸车臂的管件连接部位必须用软铜线跨接,确保接触良好。4、静电接地报警仪使用完毕后,必须将线夹放入端子箱内,并关闭端子箱门。5、卸车完毕后必须静置十分钟后方可拆下报警仪和卸车臂连接管。
3、6、定期检查静电接地报警仪电池,发现电量不足时,及时更换电池。四、防护用品的定期检查制度1,防化服每天检查一次。2、压缩空气曜每天检查一次。3.呼吸器每天检查一次。4、检查内容包括空气罐压力、防化服完好性、防毒面具完好情况、吸附燧完好情况等。5、对防化服、压缩空气罐、呼吸器进行编号,并进行标识,以便于区别。6、建立防护用品的定期检查情况记录本。五、现场设施定期检查制度1、安全阀每年检查一次,校验更换;氨气压力表每半年检查一次,校验更换;2、喷淋系统每天检查一次水压,每周检查一次加压泵完好情况。3,每月进行一次喷淋系统使用效果检验。4、每周检查一次静电消除球接地情况。5,每周进行一次静电接地报警
4、仪完好情况试验。6、将检查情况在设备巡检记录本上进行记录。六、液氨泄漏报警系统点检制度1、每天进行一次报警器声光报警试验。2、每周清理一次报警探头的灰尘,保持其灵敏性。3、每月对液氢报警探头和氢气报警探头进行一次点检。4、点检方法为用液氨收集瓶收集部分液藏放置到距离报警探头月30厘米处,让其自然蒸发,查看报警装置报警情况。若报警,说明探测、报警系统正常。5、将点检情况记录在值班日志上。七、NH站院内施工安全管理制度1、严禁带烟火进入NH站。2.NH站内严禁吸烟。3、未经允许不得进入除施工现场外的其他生产区域。4,动火施工需办理动火审批手续,经审批同意后方可施工。5、施工方须指定一名现场施工负责
5、人,负责现场施工安全和施工协调工作。6、施工人员须遵守中联玻璃公司进入监狱生产区的各项管理规定。7、施工人员不得触碰与施工无关的生产设备。8、施工方必须做好施工人员的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和个人劳动保护。9、施工人员必须服从现场监督人员的管理。10、施工现场工器具使用后必须存放到规定位置,避免丢失。IU对于梯子、绳索、胶带等违禁物品的使用必须经过同意后方可进行,且使用后必须入库上锁。设备定期切换管理制度篇21目的通过对生产和生活排放废水(气)的管理和控制,确保所排放的废水(气)达到法律、法规及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减轻或消除水体或大气环境污染,并确保符合相关排放标准。2适用范围本程序对公司废水(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备 定期 切换 管理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