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时认定表.docx
《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时认定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时认定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附件12022年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时认定表姓名身份证号码拟申报专业技术资格学时项目及计算标准学时认定数参加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市行业主管部门和省、市继续教育基地举办的与专业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班、研修班学习,每天认定8学时:参加其他行业类培训进修、学术研讨活动(包括单位和企业自行组织的),每天可登记认定6个学时;没有明确授课时数只有授课天数的培训学习,按每天4学时认定。参加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市行业主管部门和省、市继续教育基地提供的网络课件学习,按照课件标定的学时数进行认定。参加国家级学术会议认定10学时,报告论文者,2000字以内另加20学时,2000字以上另
2、加30学时;参加省、部级学术会议认定8学时,报告论文者,2000字以内另加15学时;2000字以上另加25学时。参加境外培训,按实际培训学时认定;参加境外学术活动,按每半年40学时认定(在途时间不计算在内)。讲授继续教育课程,按实际授课时数的2倍认定学时;讲授学术报告或讲座,按实际学时数的3倍认定学时。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在职学历教育,考试合格,当年度每门课程认定20学时。参加专业技术资格、执(职)业资格、职业水平考试(含职称英语、职称计算机考试),成绩合格,当年度每门科目认定30学时。在本专业正规刊物(有ISSN和CN刊号)上发表论文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按30学时认定,其他作者按10学时认定
3、。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公开出版专业著作、论著按60学时认定,其他作者按40学时认定。同一论文或著作,只计算一次,不重复认定学时。独立承担继续教育管理部门或行业组织(团体)的课题研究与项目开发并结项的,每项研究课题或项目认定40学时;与他人合作完成的,每项研究课题或项目的主持人折算为40学时,其他参与人每人折算为30学时。经组织批准,参加省、市组织的专家服务基层活动,每次活动认定20学时。专业技术人员个人自学、单位统一组织自学,由用人单位建立学习档案并明确具体学时,每年累计不超过20学时。用人单位未建立学习档案的不予认定。学时合计(大写)注:以上学时认定需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并随此表上传至职称申报系统
4、。单位名称(盖章)负责人:填报日期:附件2南京市职称评审申报操作指南(通用类)一、申报流程申报人登录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上办事服务大厅(SS入您懿麹内容强工苏省人力资Oi社会保新W肚办事服务大厅邮纵OT由用颜个A螭轴据查解务 般清单 避务标皓.黝!病使用江苏智慧人社APP或支付宝扫码登录,个人账号登录成功后,依次选择:个人办事T人才人事一专业技术人江赤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上办事服务大厅G*本级Wiia鹤Q大厅首页个人办事单位办事查询服若服务清电主期B务公示公借岫“能全部0eo业?杜fi?W。业技术人员管现服务Q建索专业技术人员IW)K务I职梆初定申报日用曲目申报Oe1国社会例卡I职
5、标注重申报相喇应申掖的I职梆申ISiB回修改日申报Q收I职梆证书在线才隘日申报Q收,I职株证书在线查闻日申报收员管理服务T职称评审申报,进行申报。二、填报事项(上传的相关附件材料仅支持PDF格式)(一)职称申报基本信息1 .个人基本信息:系统默认获取申报人省内参保信息,如申报人基本信息与实际不符,或照片需要更新的,请至所在地的市、区人社部门社会保障卡经办网点办理,确保省、市社保信息一致。2 .移动电话和电子邮箱:请填写本人信息。3 .现任专业技术职务(现职称):请下拉选择本人现任职业资格名称,涉及未列职称资格或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的,请选择“其他”,并手动填写具体名称。4 .现任专业技术职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继续教育 专业 科目 学时 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