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贱伤农”引发对生猪养殖的思考与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贱伤农”引发对生猪养殖的思考与建议.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猪贱伤农”引发对生猪养殖的思考与建议猪价,向来关系民生福祉。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中国猪肉消费量占据全球猪肉消费总量的半壁江山,中国人的餐桌历来对于猪肉有着依赖性。猪肉是中国人民餐桌上的一道“硬菜”,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整体幸福感。受生产惯性增长影响,猪肉价格下跌,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是一件乐事。但从长远来看,“猪贱伤农”,猪价下跌易使生猪养殖行业内人心涣散,猪周期后如出现猪价回升的情况,又将陷入“肉贵伤民”的循环。因此,如何减轻“猪周期”行情震荡是破解“猪贱伤农”困境的当务之急。一、生猪养殖面临的难题及分析1.居民饮食观念转变。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居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消费者可选择食用肉
2、类品种的增多,价格日趋亲民,居民饮食观念上越发在乎营养均衡,逐渐从要“吃得饱”到要“吃得好”转变,逐渐开始追求“舌尖安全”,呼应健康主题,更期待食用安全、绿色、可口的肉类产品。但现阶段生猪养殖多为集约式养殖,猪肉质松散,从口感、原生态等角度已经满足不了居民的饮食需求。加之近年来,生猪行业瘦肉精、猪瘟、激素猪等事件频发,加之新闻媒体对事件聚焦报道,让居民对猪肉的负面印象深刻,降低了消费者对猪肉的信任。一位市民张大爷说,“人们在吃的上越发挑剔,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食物的营养价值上而不是价格上。什么肉有营养,什么肉能对心血管好,吃什么样食品能够保持身体的营养均衡才是当下大家真正关心的,比如鸡肉、鸭肉、
3、鱼肉等含有更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肉类产品更受大家青睐,逐渐取代在餐桌上常客-猪肉”。所以当下生猪养殖要想应对猪周期最重要的就是跟上居民饮食观念转变,在绿色、健康上大作文章,让百姓看得见、吃得放心。2 .产业化水平低。多年来,我国生猪价格波动频繁,生猪养殖一直没走出大起大落恶性循环的怪圈,与养猪产业化程度较低息息相关。在成熟市场上,生猪价格波动基本与猪周期走势一致,但是由于我国养猪产业化程度低,生产者不集中,存在大量分散的农户,散养户缺乏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和预测能力,具有很强的从众心理,经济行为带有相当程度的同步性,直接加剧了生猪价格波动的幅度。又由于没有形成和完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产生不了区域规模
4、经济,无法更大程度地降低养殖户的费用,减少养殖户的生产和出售成本,并且产业深加工不足,产业链附加值低,过于依赖直接出售生猪肉,对市场供需关系变动过于敏感,无法通过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利润,增强供给自我调节能力,导致对市场反应不灵敏、抗风险能力低,致使生猪市场供需难以预估,生猪价格波动频繁,无法有效应对“猪周期”。3 .缺少风险对冲工具。我国作为世界上生猪出栏量最大的国家,20XX年出栏量约为6.7亿头,市场规模早已过万亿元,占到世界生猪出栏量比重的57.46%。生猪产业链涉及饲料、防疫、屠宰和食品加工等领域,与之直接关联的企业达数万家、人员过亿。生猪产业能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简单意义
5、上的农业问题,其对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样都具有重要意义。业内人士表示,“猪周期”的出现,归根到底还是供求关系的波动。但由于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企业难以判断市场宏观走势,在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跟风问题,因此产量极不稳定,面对“猪周期”基本无能为力。为打破“猪周期”魔咒,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目前只能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附加值来强化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一方面通过规模化养殖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向上下游产业扩张,减少企业所受到的生猪价格波动影响。但由于缺少有效的风险对冲工具,一旦价格进入下跌周期,养殖企业只能被动接受损失,企业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后顾之忧”。二、相关对策建议1.紧盯消费新需求。面对居民
6、消费观念转变的新态势,生猪行业最重要的是要及时转变经营思路,关注消费新动向,满足消费者绿色、安全、无公害的新消费需求。一是加大宣传。找准切入点科普猪肉的营养价值,宣传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科学性,推广高质量低碳绿色生猪养殖技术,提振消费者对猪肉的信心;二是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猪肉肉质,满足消费者绿色、个性化的多元需求,通过一、三产业结合的方式提升经济效益高;三是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高行业自律水平,引导和约束企业诚信守法经营,切实提高企业诚信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增强他们的诚信守法经营意识和质量安全管理能力,以此推动生猪行业健康发展,共同维护安全生猪这一产品形象。2 .提升产业水平升级。继续推进生
7、猪行业转型升级,一是与时俱进运用技术力量,瞄准生猪产业链全产业链,集成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检测采集生猪生产、供应、流通、销售、贸易等信息,并结合市场供需形势变化,实现科学养殖降本增效。二是整合上下游产业链,纵向产业链的串联,实现产业集中化、规模化的发展。通过规模化养殖降低成本;通过向上下游产业扩张,减少企业所受到的生猪价格波动影响;通过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利润,既做生存方又做销售方,增强供给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抗风险能力。3 .推动生猪期货落地。在当前生猪养殖规模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生猪期货的推出将有望使整个行业逐步摆脱“猪周期”困扰,从而行稳致远。通过合理利用期货工具套期保值,上下游企业将能够有效应对生猪价格的波动风险,推动行业加速升级。同时,生猪期货作为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通过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的功能,可以有效帮助生猪养殖者通过期货远期合约价格及时了解未来的生猪市场走势,合理安排养殖规模和饲养周期,避免只能根据当前现货价格高低盲目决定存栏量,减少由于“羊群效应”而引起的价格周期性剧烈波动。让生猪养殖企业将真正可以做到安心养猪,同时稳定的猪价对消费者来说也是好事。因此生猪期货的落地对整个市场来说是“多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