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docx
《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测试一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分,每题2分)1、高差:2、水平角:3、视差:4、系统误差:5、地形图精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5分,每空1分)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以及确定地面点的的科学。主要内容分为和两个部分。2、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工作是、和O3、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04、水准仪由、和三部分构成。5、经纬仪的安置主要包括与两项工作。6、角度测量分和测量。7、水平角的观测常用的方法有和。8、导线测量包括、和三种导线布置形式,它的外业工作包括、和。9、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与两类。三、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每题2分)1、光学经纬仪基本结构由().照准部、度盘、辅助部件三大部分构成
2、。度盘、辅助部件、基座三大部分构成。照准部、度盘、基座三大部分构成。2、测站上经纬仪对中是使经纬仪中心与()整平目的是使经纬仪()。地面点重合圆水准器气泡居中三脚架中孔一致基座水平地面点垂线重合水平度盘水平3、一般瞄准方法应是()。正确对光、粗略瞄准、精确瞄准。粗略瞄准、精确瞄准、正确对光。粗略瞄准、正确对光、精确瞄准。4、一测站的后视读数是(),后视读数是().AabaAb-a95、水准仪的正确轴系应满足()。视准轴,管水准轴、管水准轴竖轴、竖轴圆水准轴。视准轴管水准轴、管水准轴1竖轴、竖轴圆水准轴。视准轴管水准轴、管水准轴竖轴、竖轴_1.圆水准轴。6、一测站水准测量基本操作中的读数之前的一
3、操作()。必须做好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瞄准标尺的工作。必须做好安置仪器,瞄准标尺,精确整平的工作。必须做好精确整平的工作。7、一测站水准测量aVb,则hVO.那么o后视立尺点比前视立尺点低。后视立尺点比前视立尺点高。b-a08、水准仪与经纬仪应用脚螺旋的不同是()。经纬仪脚螺旋应用于对中、精确整平,水准仪脚螺旋应用于粗略整平。经纬仪脚螺旋应用于粗略整平、精确整平,水准仪脚螺旋应用于粗略整平。经纬仪脚螺旋应用于对中,水准仪脚螺旋应用于粗略整平。9、直线段的方位角是().两个地面点构成的直线段与方向线之间的夹角。指北方向线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线段所得的水平角。指北方向线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直线段所得的
4、水平角。10、地形图比例尺表示图上二点之间距离d与(),用()表示。地面二点倾斜距离D的比值。M(M=Dd)地面二点高差h的比值。1:M(M=dD)地面二点水平距离D的比值。1:M(M=DZd)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5分,每题5分)1、水准路线有哪些形式?各种路线形式的概念是什么?2、说明导线选点应注意的问题。3、怎样确定经纬仪测竖直角的计算公式?并写出通式。4、等高线有哪些特性?5、何谓直线定向?何谓坐标方位角?同一直线的正反坐标方位角有什么关系,井画图说明。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0分,第1、2题每题5分,第3题10分)1、一测回角度测量,得上半测回A左=633443,下半测回A右=63
5、3448。求一测回角度测量结果,结果取值到秒。2、表中各直线的已知方向值换算出它们的正、反方位角或象限角,并填在表中。直线名称正方位角(0/)反方位角(0/)象限角(0/)AB31530AC6020CD1272452363、计算下表闭合水准路线各水准点的高程,见下衣。测站点号方向高差观测值hi(m)测段长Di(km)测站数n1.高差改正数vi=-Wni/N(mm)改正后高差值(m)高程(m)1BM1.2240.5351067.648A2-2.4240.98015B3-1.7810.5518C41.7140.84211D51.1080.83312BM67.648(2)W=h,i=mmW容=58m
6、mD=km(6)N=(10)vmmh=模拟题一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 .高差:地面两点之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2 .水平角:指相交的两条自:线在同水平面上的投影所夹的角度,或指分别过两条直线所作的竖直面间所夹的二面角。3 .视差: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的横丝在水准尺上的位置随之变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4 .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卜.,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符号和大小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5 .地形图精度:图上0.I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用M表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测量 试题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