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营口自贸区12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docx
《辽宁营口自贸区12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营口自贸区12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辽宁营口自贸区12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4月8日,在营口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以制度创新促进产业发展暨营口自贸区挂牌成立四周年”专场发布会上,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张雪松介绍,营口片区挂牌四周年,持续推进制度创新,形成了一批创新改革经验,其中12项创新性强、市场主体反应好、系统集成特点突出的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可以供大家参考、在更大范围内复制推广。一是“易办电”供电服务改革。此项改革是营口片区与国网营口供电公司联合推出的一项系统集成创新,通过以函代证,将企业拿地与获得电力同步推进、共享租赁,降低企业投入,节约电力设施资源、数据互通,提前开展电网规划、服务共建,形成政企服务合力、
2、分类管理,简化配套电力工程审批等改革举措,优化企业办理用电全链条流程。改革实施以来,平均为企业节约办事时间超过40天,临时用电成本压缩55%,获得了企业的一致好评。二是易制毒化学品海陆联运“1234”服务模式。营口片区与营口市公安局、营口海事局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围绕海陆联运易制毒化学品开展协同创新,形成了易制毒化学品海陆联运“1234”服务模式创新经验,1是指异地易制毒化学品企业运输许可一网通办;2是指在风险、信用双评估的基础上,发放有效期长、多次使用有效的运输许可证;3是指政府、公安、海事三方联动,打造港口中转物流模式;4是指四项监管举措保障流通安全。新模式实施以来,首家试点企业一年内降低成
3、本600多万元。服务质量的提升和运输成本的降低,吸引了40多家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在营口片区落户。三是“保税+出口”集装箱混拼新模式。营口海关持续完善综保区服务功能,针对小体量保税货物和国内小额出口货物面临单独装箱成本高、拼箱等待时间长的痛点问题,推出“保税+出口”混拼新模式,将保税货物与一般贸易货物混拼出口,提高了集装箱的利用率,节约企业物流成本,为企业“拼”出空间、“拼”出时间,深受企业客户欢迎。四是区内报关企业备案“网上办、零见面”。营口海关从简从速办理“报关企业”和“双重身份企业”备案手续,改革后,综保区内企业向海关申请“报关企业”和“双重身份”备案,实行网上办理,并简化了内部审批流程,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 营口 12 优化 环境 典型 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