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煤、料、窑速(2).docx
《风、煤、料、窑速(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煤、料、窑速(2).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风、煤、料、窑速(2)2、关于用煤燃料是这样一种物质他们在达到一定温度后,能够与氧进行激烈的氧化,并且发出大量的热.回转窑嫩烧可用的燃料很多,这里仅说我们常用的一种煤.燃料使用中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安全性。爆炸的条件,可燃物质高度分散:气体可燃物的浓度在可爆炸的极限内,可燃气体达到可爆炸的温度;存在着火源.二次风温对煤粉的燃烧影响有,二次风温高,火焰黑火头短,煤粉燃烧速度快,否则黑火头增长,煤粉燃烧速度变慢。煤的燃烧过程可分为(干燥、预热、Tff1.)准备、燃烧、燃尽三个阶段.1、煤粉燃烧速度有下列因素决定,(1)煤粉的细度、水分、挥发份(2)一、二次风温和风量(3)窑内温度(4)燃烧空间(5)窑
2、内物料情况及前后圈情况。应确保煤粉很好燃烧,因为一次风温低,在挥发份不大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一次风,使用中不应出现堵管道和回火现象,要根据物料情况窑皮情况,前后圈情况调整二次风,当物料易烧或粘散料时,一定要保证火焰细长。若有后圈应改变火焰位置使后圈埸落,物料难烧要缩短火焰,提高窑前温度,确保合格熟料.所以要根据煤质、物料、窑皮及结B1.状况调整一、二次风保证物料质量及窑皮情况。煤灰分高、水分大、细度粗,用煤量过大,窑系统拉风大火焰长,高温区靠后,煤粉喷出后不能很快燃烧,沉落到一定程度时发生激烈燃烧而放炮,此时应关小一次风,减少拉风,适当减少煤粉量。在堆积状态下的煤,氧化速率超过散热速率就会出现自
3、燃现象。(2)着火的条件有三要素I温度、氧气、可燃物,煤粉使用中,不着火的原因有可能是缺氧,但主要是风速过大,煤粉啧出速度大于燃烧速度,所以在保证管道不沉积的情况下,一次风应尽量小些;初次点火时,火把太小或位置不对,造成温度不够,动一动火把即可,如窑内有积存的生料,慢转窑时,灰尘扬起可能点不着火。煤粉爆炸原因主要是后面排风不好,假设主风机没开,大气排放口也没开,就会出现点火后爆炸的可能,所以点火前一定要把系统调整好,另外就是温度不够煤粉继续喷,一旦明火点燃就产生爆炸,这样爆炸最危险,能把窑尾和窑内的稀炸掉,所以当喷煤不着火时一定要查出原因,再点火,绝不能反复做实验,造成窑内煤粉过多,不好排出.
4、燃料燃烧时其中可燃物所完全氧化,生成CO2、水蒸气S02等称为完全燃烧.回转窑内从着火燃烧至燃烧基本结束的一段流股为燃料和空气中氧气激烈化合的阶段,此时产生强烈的光和热福射,形成一定长度的高温白色发亮火焰,称为白火焰。白火焰越剌眼,说明窑内温度越高.此时应注意窑皮变化,关注耐火材料荷软温度.荷重软化点是指耐火材料在高温下对压力的抵抗性能。对燃料来说,燃烧速度取决于氧化反应速度和气体扩散速度.在传热过程中,温度差是传热的基本条件,也是传热的动力。3、关于物料及加减料烧成带料子发粘,冷却带料子发散,产生很多砂子状的细粉,称为飞砂料或粘散料.飞沙料形成原因较复杂,不过大部分时间熟料配高的硅酸率必然飞
5、沙。烦烧中要产量高、质量好,需要研究物料易烧性。实用易烧性是指在1350度恒温下,在回转窑内燃烧生料达到游离钙W2%所需的时间。生产实践中,由于粉体秤的不稳定性,理论料耗和实际料耗往往差距较大一理论料耗:1一煤灰掺入量/1一烧失量(tt.ck)实际料耗I理论料耗X1/1一生产损失(tt.ck)窑的产量=生料喂料量一收尘量璘灰掺入量辄化钙的高低直接影响煨烧的难易程度,二氧化硅影响硅酸三钙和硅酸二钙的形成,含量高时,不易结块、粘性低,不易挂窑皮,班化铝高时,生成的铝酸三钙多,易烧,粘性大,氧化铁高时,可降低烧成温度,料易烧,粘性小,易结块。窑的点火投料方法:几种投料方法1、先将窑温升到所需投料温度
6、,早期由于认知不足,先按预热器窑投料,此时投料量最多只有正常喂料量的1/3,直到熟料出到篦冷机后,使人分解炉的三次风温升到600度以上时,再投入分解炉用煤。这是预分解窑最早期使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操作看似稳妥,对于习惯于传统回转窑的人比较容易掌握,但到窑的正常运转至少要8小时,甚至更长.在此期间付出的熬耗、电耗均较高.这种方法挂出的窑皮,与普通回转窑的低水平操作类似,都不会很牢固。2、在窑尾烟室的温度达到100Oc左右时便将分解炉的温度升至800-900度,与此同时,窑内及预热器温度都符合要求,此时投料量为正常料量的12,投料时窑的转速在1-1.5转/分,随着窑电流逐步上升,二三次风温的提高,
7、再逐渐增加窑速及喂料量。目前大多数操作人员按照这种做法操作.这种方法,比前一种缩短了投料过程所需的时间,它的缺点是分解炉温度一旦控制不稳,窑内耐火衬料受的冲击也较大,最初烧出的熟料质量也不高,容易窜生料。重点是保证炉温不低于880C,实际检验的是入窑物料的分解程度。3、投料前通过对系统温度的重点控制,使全燃烧系统温度都满足投料需要.此时窑的转速保持高于2.5-3转/分,投料量为正常的1/2,用煤量为正常的1/2略多。在投料之前,将用风量提至正常的2/3(使窑尾的氯含量约10%),然后迅速投料,拉风与投料的时间差越短越好,目的是让生料立即进窑,以阻止加大拉风后已创造的理想温度分布后移,分解炉同时
8、快速加煤。这种方法只有少数操作员掌握。4、对于窑的热风不进入炉的分解炉,只有等到经预热器预热过的生料进炉后,才能使分解炉具有燃煤温度。这种情况也能在很短的时间,约10分钟内逐步增加下料量、下煤量以及用风量,只是此时投料的窑速只能保持在1-2转/分,相对耐火砖的冲击要大,此时料也挂不军窑皮.合理点火投料方法的评定标准:1、能挂上结实可靠的窑皮。而窑内耐火衬料削弱的很少.2、从投料到正常运转所需的时间最短,即量节能,又最快达到额定产量,经济效益最好.上述第三种投料方法具有如下优点:由于高窑速,生料进窑的最初阶段很少窜料现象发生,生料预热效果好,到达烧成带,恰好也开始出现液相,为挂好窑皮创造最佳条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窑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