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监管仓新冠病毒核酸采样与检测、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消毒、货品核酸检测阳性处置程序.docx
《集中监管仓新冠病毒核酸采样与检测、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消毒、货品核酸检测阳性处置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中监管仓新冠病毒核酸采样与检测、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消毒、货品核酸检测阳性处置程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集中监管仓新冠病毒核酸采样与检测程序L目的保证集中监管仓内新冠病毒核酸采样的规范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2 .适用范围适用于集中监管仓进口冷链食品、人员及环境等的核酸采样和检测。3 .工作程序3.1机构与方法的选择集中监管仓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人员、物品及环境等的采样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采样和检测应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附件12新冠病毒样本采集和检测技术指南相关要求进行。3.2标本采集和处理3.2.1人员口咽拭子。被采集人员头部微仰,嘴张大,露出两侧扁桃体,采样人员将拭子越过舌根,在被采集人员两侧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3次,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将拭
2、子头浸入含23ml病毒保存液(也可使用等渗盐溶液、组织培养液或磷酸盐缓冲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可采取数个口咽拭子放置于同一管中进行混检。3.2.2物体及环境标本。参考农贸(集贸)市场新型冠状病毒环境监测技术规范(WS/T776-2021)推荐的方法,采样拭子充分浸润病毒保存液后在表面重复涂抹,将拭子放回采样管浸润,取出后再次涂抹采样,重复3次以上。对表面较大的物体进行多点分布式采样。3.2.3污水标本。参考污水中新型冠状病毒富集浓缩和核酸检测方法标准(WS/T799-2022),用无菌聚乙烯瓶采集污水样本,采样体积为300mlo可根据现场条件和检测需求确定水样采集方式,如瞬时水样(采
3、样点位某一时间随机采集的样本)或混合水样(同一采样点位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样本);如无法采集足够体积水样,可采集污水的拭子标本,参考农贸(集贸)市场新型冠状病毒环境监测技术规范(WS/T776-2021)推荐的方法,用拭子浸入吸附污水,将拭子放回采样管浸润,取出后再次浸入污水,重复3次以上,对每个污水采样位置应进行多点分布式采样。3.2.4采样质量控制。进行人员、物品、环境样本采集时,应在采样前及采样过程中至少设一个现场空白样本,以进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3.3标本保存用于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的标本应当尽快进行检测,在2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可置于4。C(28)保存;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
4、本则应置于-70。C或以下保存(如无-70。C保存条件,则于-20。C冰箱暂存)。3.4标本送检标本采集后应当尽快送往实验室,标本室温(25。C)放置不宜超过4小时。如果需要长途运输,应采用干冰保藏,难以获取干冰时,可使用冰袋、冰排等低温运输。3.5核酸检测3.5.1实验室检测。实验室应当制定标准操作程序(SOP),严格按照SoP进行样品的处理、核酸提取和核酸扩增,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核酸开展检测工作。3.5.2检测质量控制。实验室应按照关于医疗机构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有关要求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53号)要求规范开展室内质控。每批检测至少有1份弱阳性质控品(第三方质控品
5、,通常为检出限的L5-3倍)、3份阴性质控品(生理盐水)。质控品随机放在检测样本中,参与从提取到扩增的全过程。实验室应常态化参加国家级或省级疾控机构组织的室间质评。对检测量大的实验室,可适当增加室间质评频率。不按要求参加室间质评的,或室间质评结果不合格的,应通报批评并上报国家卫健委,待室间质评通过后方可开展核酸检测。3.6结果报送实验室应当在12小时内向集中监管仓驻仓工作组报送检测结果。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时,及时启动应急处置工作。集中监管仓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消毒程序1 .目的保证集中监管仓对进口冷链食品的预防性消毒效果。2 .适用范围适用于集中监管仓进口冷链食品的预防性消毒。3 .消毒程序3.
6、1机构与方法的选择集中监管仓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消毒技术机构,开展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消毒和消毒效果评价工作。消毒方法应按照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第二版)及有关规定确定。3.2低温消毒剂的配制预防性消毒实施单位(以下简称“实施单位”)应选择合法有效的、经过国家卫健部门产品卫生安全评价和备案的低温消毒剂,严格遵循产品说明书要求配制低温消毒剂,建议使用前测定有效成分含量(含氯消毒剂)。在确保消毒效果情况下,宜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消毒产品,避免过度消毒。3.3消毒设备调试实施单位在消毒设备使用前,应先对消毒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参数满足工作要求。3.4预防性消毒实施单位应严格按
7、照低温消毒剂的使用范围、作用剂量和作用时间等要求,采用专用消毒设备对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表面进行六面消毒处理,务必确保消毒剂足量全覆盖消毒对象表面。为避免人为消毒的不均一性,推荐优先选用自动化消毒设备。3. 5消毒记录实施单位应做好每次消毒的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消毒日期、消毒地点、消毒范围、消毒对象、消毒程序、消毒剂配制、消毒剂浓度和用量、作用时间、消毒方式、消毒器械使用、个人防护等。3.6消毒质量控制集中监管仓应确定消毒效果评价单位,督促落实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消毒和评价工作。3.6.1消毒过程评价。实施单位应在每次消毒后依据WS/T774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现场消毒评价标准开展过程评价,评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集中 监管 仓新冠 病毒 核酸 采样 检测 进口 食品 预防性 消毒 货品 阳性 处置 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