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规定.docx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规定.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规定1 .目的为了明确公司生产经营范围内安全风险识别的内容和要求,对各种安全管理技术和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制定并实施经济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有效规避和控制安全风险,确保生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包含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及厂区周边环境的排查等)。3 .术语和定义无4 .职责描述4. 1.总经理负责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的领导、组织、协调、分工等职责。4.2. 行政部对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工作进行全程策划,并组织实施。4.3. 安全管理员负责前期信息的收集与相关文本的起草工作,并按规
2、定进行风险识别。4.4.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工作。4. 5.进行风险识别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资格,若公司没有这个资质的技术人员,应外聘有资质的单位和个人或专家进行协助。5.内容及要求(工作程序)5.1. 风险辨识管理5.1.1. 风险辨识的范围5. L1.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6. 1.1.2.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如生产、起重、运输、登高、高温、维修作业、办公活动等)。7. 1.1.3.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外来人员)。8. 1.1.4.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器材、车辆及安全防护用品。9. 1.1.5.原材料、
3、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5. 1.1.7.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6. 1.1.8.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7. 1.1.9.危险因素分类1 .按能量分七种: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心理、生理)。2 .可参考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六种类型分类。3 .可参照GB/T6441-199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的二十种类别分类。5.1.1.10.按层次辨识厂址、厂区布局、建(构)筑物、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等。5.1.2.风险辨识方法5.1.2.1.询问法:安全管理员与生产现场的管理、作业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交流讨论,获取
4、风险源资料。5.L2.2.现场观察法:安全管理员到作业现场观察各类设施、场地,分析操作行为、安全管理状况等,获取风险源资料。5.1.2.3.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参考(AQ-07-7.1.1-01)5.1.2.4.安全检查表(SCL)法:行政部采用预先设计好的安全检查表或制度与规程,到现场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及时记录和分析,并据此获取风险源资料。5. 1.2.5.针对不同的目的和应用范围,还可以采用交谈、查阅有关记录、对工作任务分析、
5、等方法较直观地辨识风险。5.1. 3.风险识别的步骤5. 1.3.1.行政部负责设计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工作危害安全检查表发至各部门。6. 1.3.2.各部门组织人员,从本部门班组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识别出具有或可能具有的危害,填写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AQ-07-7.1.I-BOl).工作危害安全检查表(AQ-07-7.1.1-B02),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报送行政部。7. 1.3.3.行政部对各部门识别出来的危害进行整理、汇总、分类。8. 1.3.4.行政部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补充完善,经工作组讨论后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5.2.风险评价管理5.2.1.评价依据5.2.1.1.国家相关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风险 评估 控制 管理 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