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标准SOP.docx
《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标准SOP.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标准SOP.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标准SOP监测对象所选手术类型的所有急诊和择期手术患者。1 .手术类别的选择可根据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数量、此类手术感染发生概率或/和感染后的危害程度、本院此类手术的手术量等情况综合考量,通常应选择手术量较大、感染风险大、感染后危害较严重的手术类别优先进行目标性监测。2 .手术室内未完全关闭切口的手术(如扩创术)、诊断性手术、无手术切口的手术通常不作为监测对象。监测方法1 .宜采用前瞻性主动监测。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定期(如1-2次/周)到病房随访手术患者情况,可随同主管医生一同查房,询问患者或/和查看切口愈合情况;(2)查看护理记录单及病程记录单等资料,根据体温、应用抗菌药物情
2、况、各种感染相关检查结果、切口外观、分泌物性质等确定是否存在手术部位感染。必要时到床旁查看;(3)切口出现感染迹象时,应采集标本送检。2.专职人员监测与临床医务人员报告相结合。3.宜住院监测与出院监测相结合。(1)可通过查看门诊患者就诊列表,观察术后患者门诊再次就诊情况,进一步筛选是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2)出院时告知患者,如发现手术部位红、肿、痛或有分泌物等疑似感染情况,应及时就诊或咨询;(3)随访:根据手术类型选择术后随访30天或90天,随访12次或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频次。监测周期1 .根据手术类型选择监测周期30天或90天。2 .如果监测周期结束,患者仍然因手术相关原因住院,则继续监测3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手术 部位 感染 目标 监测 标准 S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