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结构设计规范与梁板构件构造规定.docx
《梁板结构设计规范与梁板构件构造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板结构设计规范与梁板构件构造规定.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梁设计1.截面:宽度不在小于200,高宽比不宜大于4,跨高比不宜小于4:宽扁梁及深梁详规范。2.梁技面控制指标A.纵筋配筋率:最小配筋率按混凝土规范表11.3.6-1中数值取用,一般模型计算会考虑,不用管:最大配筋率不亢大于2.5%:B.纵筋净距:顶筋不应小于30nun和1.5d,底解不应小于25mm和1.o(1.钢筋多余2层时,2层以上钢筋中距应比下面2层中距增大1倍。各层钢筋间跑不小于25mm和d(d为纵筋最大直径)。C纵筋面积比: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四级规范无要求,般取0.25。D.箍筋直径及肢数:当截面高度大于800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截面高度小于80()
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一级不小于IOmm,二三级不小于8mm,四级不小于6mm,当纵筋配筋率大于2%时,维筋直径加大(按规范的表中最小直径来加大):维筋肢数:梁宽小于35Omm用双肢箍,35060()时四肢箍,65O8OO时六肢箍,E.辨筋加密区最大间距:一级不大于hb/4、&1、100的较小者:二级不大于hb/4、8d、100的较小者:三四级不大于hb/4、8d、150的较小者。F.箍筋加密区长度:级不小于2hb、50()的较大者:二三四级不小于1.5hb、5(X)的较大者。3,梁配筋构造A.架立箭:一般用12mm,但是混凝土规范B9.2.6中指出,跨度小于4m是不宜小于8Inrn,跨
3、度46m不应小于Ion1.m大于6m时不应小于12mm。B.梁侧构造筋:梁腹板高度hw(梁高-板厚)不小于450mm时,梁两恻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单侧配筋率不小于腹板面积(bhw)的0.1%:注意,扭筋构造是按照全高布置构造筋,间距不宜大于20OmnUC.悬臂梁构造:应右至少2根钢筋伸至悬臂梁外端,并向下弯折不少于I2d,其余钢筋不应截断,应在心足凝土规范B9.2.8条规定的弯起点弯折。D.框架梁上开洞时,洞口位置宜位于梁跨中1/3区段,洞口高度不应大于梁高的40%.洞口上卜高度不宜小于200mmoE.吊筋计算(和创计算):般次梁两侧件设4个籁筋,每侧扣除个基本箍.
4、计算时,用梁设计内力包络图中次梁传递来的剪力放大1.25倍,然后减去两侧一共6各箍筋的受剪承我力,得出的差值隹表看需要用几号用筋。F.加腋计算:加股位置一般出现在大悬挑处,先建悬挑梁计算得出合适结果,然后在模型中拈近支座处增加节点,然后在该节点与柱节点间设变被面梁进行计算,要求计算结果靠近支座的数值往外逐渐边小,若有突变,则需要加长腋长。4.注意事项A.当梁段按简支计算但实际受到部分约束时:应在支座上部设构造筋,其截面积不应小看下部跨中纵筋1/4,实际工作中,所有梁配筋都应满足上部支座配筋不小于底筋的1/4.B.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受压钢筋时,掖筋直径不应小于受压钢筋直径的1/4。C.沿全长的顶
5、面、底面的钢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C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纵筋中较大截面的1/4:泗级不应少于2C12.(配筋率=配筋面积/界面有效面积bxh,h指合力作用点至梁截面边距离)D.贯通筋与柱截面关系: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钢筋直径,对于框架结构中的框架柱截面,不应大于矩形柱该方向尺寸的1/20,不应大于钢筋所在位置圆柱弦长的1/20:对于其他结构类型,“不应大于”改为“不宜大于二5.其它A.钢筋锚固与搭接纵向钢筋伸入支座内长度应符合混凝土规范9.2.2条相关要求:支座附近不宜在手拉区截断。截断位置见混凝土规范9.2.3。B.支座两例配筋差异较明显时,应分别配筋,这样更省一些.C连
6、续梁底筋尽量使用一种直径,支座筋除通长钢筋可使用小直径外,其它尽量使用一种钢筋,减少套筒种类。板设计I.截面尺寸长宽比大于2。按单向板算,板厚不小于短边长度的1/30,不大于2时按双向板算,板厚不小于短边长度的“40:商业及屋面板厚一般不宜于120mm: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时不小干18Omm不作为嵌固端时不小于160mm,且地下室顶板不设井字梁活十字梁,直接设大板即可:异形板按实际情况至少取跨度的1/30,可酌情加厚;楼梯设计时取梯板经济厚度为跨度的1/28;一般现浇板厚度详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9.1.2。般,悬挑板厚度取1.10,1.为悬挑板跨度;无梁楼施最小厚度150mm.现浇空心楼盖最小
7、厚度2(X)nm.2,配筋率对于单向板垂直于受力筋方向的分布筋最小配筋率为0.15%,受力筋:板作为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需满足构造规定(6混凝土规范表851),表中此处为0.20%和45Wfy%中的较大值(表下说明:当采用强度等级400MPa、500Mpa的钢筋时,最小配筋率允许采用0.15%和45小箕中的较大值);双向板两个方向均不得小于0.20和45ftfy中的较大值:温度应力筋配筋率不得小于0.1%1.1 筋布置A.钢筋间距:当板厚小于15Omm时,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大于150mm时,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倍板厚及250mm:B.标准层钢筋可以采用分离式配筋,也可采用双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板结 设计规范 构件 构造 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