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轴承实验指导书(更新并附实验报告).docx
《滑动轴承实验指导书(更新并附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动轴承实验指导书(更新并附实验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滑动轴承实验一、概述滑动轴承用于支承转动零件,是一种在机械中被广泛应用的重要零部件。根据轴承的工作原理,滑动轴承属于滑动摩擦类型。滑动轴承中的润滑油假设能形成一定的油膜厚度而将作相对转动的轴承与轴颈外表分开,那么运动副外表就不发生接触,从而降低摩擦、减少磨损,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根据流体润滑形成原理的不同,润滑油膜分为流体静压润滑(外部供压式)及流体动压润滑(内部自生式),本章讨论流体动压轴承实验。流体动压润滑轴承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韧颈旋转,借助流体粘性将润滑油带人轴颈与轴瓦配合外表的收敛楔形间隙内,由于润滑油由大端入口至小端出口的流动过程中必须满足流体流动连续性条件,从而润滑油在间隙内就自然形
2、成周向油膜压力(见图1),在油膜压力作用下,轴颈由图1(八)所示的位置被推向图1(b)所示的位置。图1动压油膜的形成当动压油膜的压力p在载荷尸方向分力的合力与载荷厂平衡时,轴颈中心处于某一相应稳定的平衡位置0,Oi位置的坐标为0(e,。)。其中e=OOi,称为偏心距;。为偏位角(轴承中心O与轴颈中心Oy连线与外载荷F作用线间的夹角)。随着轴承载荷、转速、润滑油种类等参数的变化以及轴承几何参数(如宽径比、相对间隙)的不同.轴颈中心的位置也随之发生变化。对处于工况参数随时间变化下工作的非稳态滑动轴承,轴心的轨迹将形成条轴心轨迹图。为了保证形成完全的液体摩擦状态,对于实际的工程外表,最小油膜厚度必须
3、满足以下条件:%n=S(RZ1.+旦2)式中,S为平安系数,通常取S22;Rh,Rz2分别为轴颈和铀瓦孔外表粗糙度的十点高度。滑动轴承实验是分析滑动轴承承载机理的根本实验,它是分析与研究轴承的润滑特性以及进行滑动轴承创新性设计的重要实践根底。根据要求不同,滑动轴承实验分为根本型、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三种类型。二、实验目的(1)掌握实验装置的结构原理,了解滑动轴承的润滑方式、轴承实验台的加载方法以及轴承实验台主轴的驱动方式及调速的原理。(2)掌握实验台所采用的测试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3)通过实验测试的周向油膜压力分布及轴向油膜压力分布,掌握滑动轴承中流体动压油膜形成的机理及滑动轴承承载机理。
4、(4)通过实验掌握工况参数和轴承参数的变化对滑动轴承润滑性能及承载能力的影响。三、实验内容对于根本型实验,实验内容如下:(1)轴承中间平面上周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图见图2(八)和轴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图见图2(c)。(2)周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图的承载分量的曲线图见图2(b),求轴承的端泄影响系数K。考虑有限宽轴承在宽度B方向的端泄对油膜承载量的影响,其影响系数K可由下式求出:PmBd式中,尸为轴承外载荷,MB为轴承有效工作宽度,而:d为轴颈直径,而:PwI为根据油膜压力承载分量的曲线图求出的动压油膜的平均压力,如图2(b)所示。图2(八)为实测上轴瓦上均布测点17位置处的油膜压力形成的周向油膜压力
5、分布曲线;图(b)为过这7个分点分别引垂线段11“、22”、77”,使之分别等于图(八)中的油膜压力值的垂直分量后连成的光滑曲线,该曲线被称为动压油膜的承载分量曲线;图(C)为轴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根据承载分量曲线和直径所园成的图形面积等于平均压力Pm与直径围成的矩形面积相等的条件,通过数方格数的方法即可求出Pm大小。再将求出的Pm值代人式2即可求出Ko图2滑动轴承油膜压力分布曲线图四、实验装置实验装置采用西南交通大学研制的ZHS20系列滑动轴承综合实验台。该实验台主要由主轴驱动系统、静压加载系统、轴承润滑系统、油膜压力测试系统、油温测试系统、摩擦观察测试系统以及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等组成。1、
6、主轴驱动系统及电机选择实验台的主轴支承在实验台箱体上的一对滚动轴承上。该主轴的驱动电动机需满足无极调速、低速大转矩及实验过程中能快速启停等要求。驱动电机主要有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步进电机、交流(直流)伺服电动机等类型。交流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普通交流异步电动机相似,但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转子电阻比异步电机的大得多,其转矩特性(转矩T与转差率S的关系)也因此较普通电机有很大区别(见图3)。它可使临界转差率大于1,这样不仅使转矩特性更接近于线性.而且具有较大的起动转矩,因此,伺服电机具有起动快、灵敏度高的特点。图3伺服电动机的转矩特性目前,基于稀土木磁体的交流水磁伺服驱动系统,能提供最高水平
7、的动态响应和扭矩密度。所以用交流伺服驱动取替传统交流调速、直流和步进调速驱动,以便使系统性能到达一个全新的控制水平,从而获得更宽的调速范围和更大的低速扭矩。因此,本实验台选用了交流伺服电动机,其优点归纳如下:(1)控制精度高。交流伺服电机的控制精度由电机轴后端的旋转编码器保证,因此交流伺服具有极高的控制精度。(2)低频特性好。步进电机在低速时易出现低频振动现象;普通交流电机由变频器进行调速,在低频时的力矩小;直流电机在低速的控制极不稳定。而交流伺服电机运转非常平稳.即使在低速时也不会出现振动现象。交流伺服系统具有共振抑制功能,可以克服机械的刚性缺乏缺点,并且系统内部具有频率解析功能(FF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滑动 轴承 实验 指导书 更新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