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范畴理论的进步与局限.docx
《原型范畴理论的进步与局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型范畴理论的进步与局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原型范畴理论的进步与局限刘兆沿【摘要】摘要:本文在阐述原型范畴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基础上,论述了原型范畴理论的进步意义与局限性。同经典范畴理论相比,原型范畴理论体现出范畴化的主客观互动性、范畴边界的模糊性以及范畴成员具有不同的典型性,这是原型范畴理论的进步所在;同时原型范畴理论自身也存在难以克服的局限:基于相似性的范畴化问题、范畴原型的可变性以及忽视了定义严密的概念范畴。把握原型范畴理论的进步与局限能在理论上深化我们对语言范畴化的认识。【期刊名称】宁波工程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3)002【总页数】5【关键词】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范畴化本质;范畴原型一、引言原型范畴理论(prot
2、otypetheory)是近几十年来在经典范畴理论(CIaSSiCaItheory)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主流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不仅对心理学界而且对语言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认知语言学家Lakoff(1987)与TayIorQ989)进一步完善了原型范畴理论并把它应用到对语音学、形态学、语义学、句法学等语言各个层面的研究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随着认知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的不断发展,原型范畴理论的不足也逐渐暴露出来,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GeeraertS,1989;LaUrenCe&MargOIiS,1999;CrOft&Cruse,2004;EVanS&Green,2006)。本
3、文尝试对原型范畴理论进行全面的评价,分析其进步所在及其存在的局限。二、原型范畴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从亚里士多德到维特根斯坦之前的两千多年是传统的经典范畴理论时期。根据经典范畴理论,所有具有某一相同特征的事物形成一个范畴(Category)。范畴是由一组充分必要条件(necessaryandsufficientCOnditionS)来定义的。范畴的所有成员均地位平等,各范畴有自己界定清晰的边线。两千多年来,经典范畴理论一直被众多学者作为唯一正确的范畴理论得到信奉。自维特根斯坦提出家族相似性理论之后人们开始对经典范畴理论产生了质疑,对范畴有了新的认识,逐步建立了原型范畴理论。对原型范畴理论的形成产生
4、过较大影响的有Wittgenstein.Berlin&KayRRoscho20世纪50年代WittgenSteinQ953)通过对游戏(game)范畴的研究,论述了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中心成员与边缘成员的区别以及隶属度。他指出范畴各个成员之间未必具有共同特征(CommOnproperty)o例如在游戏(game)范畴中,一些游戏仅仅为了娱乐,有的具有竞争性,涉及到技巧,还有的要完全靠运气;同时,尽管没有一个或几个特征是所有游戏(game)范畴共有的,但是许许多多游戏(game)范畴成员背后是一个复杂的各种相似点重叠交织的网络系统,有些是整体上的相似,有些则是细节上的相似。其相似性就像一个家族的
5、成员之间在体形、相貌、眼睛的颜色、步姿、性情等等一样以类似的方式互相重叠和交叉,由此维特根斯坦将这种相似性命名为家族相似性(familyresemblelance)o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理论对哲学、社会学、语言学等众多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后来的一系列范畴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人类学家Berlin与Kay(1969)研究了98种语言的颜色词后提出了焦点色(focalCoIorS)的概念。他们认为,人类对颜色的划分和颜色词的运用不是任意的,与客观外界环境和人类基本认知密切相关,人们总是依据焦点色来定位的,即以焦点色为参照点来对颜色连续体进行有理据的切分和范
6、畴化的。到了70年代,R。SCh(1975)在Berlin与Kay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试睑对焦点色的心理背景进行了探索。她所得出的结论与Berlin与Kay的结论相吻合,她用原型(prototype)这一术语代替了焦点色。Rosch发现各种颜色的原型是其焦点色,在颜色范畴中具有最重要的地位,处于相关光谱的中心区域,是颜色范畴中的最佳样本。Rosch后来将实验从颜色范畴扩展到其他范畴。她在对其他鸟、水果、交通工具、蔬菜等10个自然范畴进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theOry)。根据原型范畴理论,范畴内部的各个成员由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并非满足一组充分必要的条件
7、。范畴的边界具有模糊性,相邻范畴互相重叠、渗透。范畴成员依据具有该范畴所有属性的多寡,具有不同的典型性,因此范畴成员之间地位并不平等。原型是范畴内部的最佳成员或典型代表,或是范畴的图式化心理表征。原型是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在范畴内部具有最大的家族相似性。三、原型范畴理论的进步原型范畴理论是在对经典范畴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较大的进步意义。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范畴化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原型范畴的边界是不确定的,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原型范畴成员的地位是不等的,体现出不同的典型性。(一)范畴化的主客观互动性客观存在的,范畴也是客观存在的,与进行范畴化的主体认
8、识无关,因此范畴化具有客观性。由于经典范畴理论认为特征、范畴具有客观性,对其可采取客观主义和静态描写的方法,因此可用语义特征分析法来定义范畴。例如,bachelor(单身男子)根据语义特征分析法,可被分析为:HUMAN(人类),MALE(男性),ADULTS年人),UNMARRIED(未婚);并声称这是界定bachelor(单身男子)范畴的充分必要条件。原型范畴理论则认为人类在进行范畴化时,范畴不仅由范畴成员的客观特征所决定,还由很多其他主观因素,诸如人类的神经生理、身体运动与感知、经验和想象力等所决定。因此范畴化具有主客观互动性。貌似客观的语义特征分析法忽略了人类的主观认知能力、语言环境、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型 范畴 理论 进步 局限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