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宝宝一家买水果》PPT课件教案参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数学《宝宝一家买水果》PPT课件教案参考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活动目标:1、感知物体粗、细、不粗也不细的特点,并能用词语表述。2、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宝宝一家三口的关系。 3、乐意为宝宝一家分配水果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ppt、操作卡活动过程:(点出幻灯片)(点出苹果落地的声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以免孩子一直看后面的老师。)S: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许多蔬菜水果都成熟了。秋天,哪些水果成熟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看一看有没有你喜欢吃的水果?(点出许多水果的页面)有你们喜欢吃的水果吗?S:今天尹老师还带来了三个朋友,他们知道这么多水果都成熟了,准备到水果店买点秋天的水果,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们吧!(点出全家福)一、出示全家福
2、,观察宝宝一家三口,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S:看看他们是谁?(爸爸、妈妈、宝宝)还有谁?S:有爸爸,有妈妈,有宝宝,来了宝宝的一。?(边说手指边画一个圆圈,启发幼儿说出“一家”) 对,来了宝宝的一家。S:他们一家有几个人?(3个)他们三个人,谁的个子最高?Y:爸爸个子最高。S:一般情况下,我们家里爸爸个子最高, 口味也大,吃的东西也要多一些。S:谁的个子最矮?Y:宝宝个子最矮。S:宝宝个子最矮,口味小,吃的东西也要少一些。S:妈妈的个子怎么样?Y:妈妈比爸爸矮,比宝宝高。S:一般情况下,我们家里妈妈比爸爸矮,比宝宝高。我们就说妈妈不高。也不矮。我们一起再来说一次。S 、
3、Y:不高。也不矮。(边说,教师边做动作提示幼儿)S:宝宝一家到水果店买了哪几种水果呢? 我们来看看吧!这是什么?这是什么?数一数,他们一共买了几种水果? Y:(四种)S:你的眼睛很亮的!我们一起来数:1、2、3、4.记住,他们买的东西啊!二、情景:“分甘蔗”并陈述理由,区分“长”、“短”、“不长也不短”。S:宝宝一家要买的第二种水果是什么呢?(甘蔗)看好啊,这次甘蔗的粗细是一样的。S:爸爸吃哪节甘蔗?谁来帮我找一找?(上面的)这个词说得好,上面的。从上往下数,它排在第几?(1)S:为什么?第一节甘蔗是怎样的?(长的)(边说边做长得动作)对,它长一点,所以就要多一点。有道理吗?S:爸爸个子比较高
4、(用动作提示),口味大,吃得要多点。所以要给他一节长的(做“长“的动作)。(甘蔗)S:宝宝吃哪节?它是怎样的?(短的,做动作。)S:妈妈吃哪节?它是怎样的?(不长也不短,做动作)S:教师小结:哦,我明白了,爸爸个子高,口味大,长的一节给爸爸。宝宝个子矮,吃得少,短的一节给宝宝,妈妈不高也不矮,所以不长不短的给妈妈(动作提示幼儿)我们一起来看,分得对吗?(出示幻灯片)真棒,你们一次分对了!三、情景:“分香蕉”并陈述理由,感知“粗”、“细”、“不粗也不细”。S:宝宝一家买的第一种水果是什么呢?(香蕉)S:三根一样长短的香蕉,爸爸吃哪一根香蕉?S:这边是左,这边是右(教师边说边手势指出左、右)从左往
5、右数,它排在第几?(孩子只要能说出数词“1”就可以)(如果孩子说左边,右边,中间肯定也可以,不必强调第几的一个)S:它们长得一样长的呀,为什么第一根给爸爸吃?(它最大)S:你从哪里看出它最大?S:哦,我明白了,也就是说第一根是这样的。(做“粗”的动作)S:那这样(做“粗”的动作)的叫什么?这个我们叫“粗”(边说边慢慢变粗)S:那这个呢?(做“细”的动作)(小)我们叫“细”。反复做两遍“粗”细”的动作,幼儿做。S:给我一个粗!(要求幼儿用动作表示“粗)再粗一点!再粗一点!再粗一点!现在细一点!再细一点。再细一点。再细一点比较实物,感知粗细。(出示一个粗一个细的实物)S:我这里有两根纸棒,它们俩,
6、什么颜色粗?什么颜色细?S:一只记号笔,一支铅笔,它们俩,谁粗?谁细?S:我现在明白了,一样长短的香蕉,粗一点的更多一点,所以他给爸爸。S:妈妈吃哪一根香蕉?为什么?S:那个叫什么?不粗。也不。细。(用动作启发幼儿说出“粗“和”细“这两个字。如果幼儿不能说出,动作更夸张,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反复做“粗”“细”的动作。一定要孩子自己说出来。)刚刚学过的。(我们把她说的学一遍不错,你把别人的东西学会了)不粗。也不细。S:宝宝吃哪一根香蕉?为什么?S:(第3根)用手指头告诉我,第3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看,分得对不对?(出示幻灯片)真棒,你们又一次分对了!四、操作游戏:“分苹果”并陈述理由。S:宝宝一家
7、买的第三种水果是什么?(苹果)S:数数一共买了几个苹果?(6个)(稍作停留,环视幼儿,给幼儿时间点数)(假设有数错的孩子,教师再提问:这样围城一圈的苹果怎么数?如果没有,直接跳过。不复习围城圆形的物品怎么数。)S:3个人,6个苹果,3个人吃,怎么吃?(分着吃)S:当然要分着吃!怎么分?(教师环视幼儿,停留几秒钟,给幼儿思考的时间,幼儿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S:你们来试试吧!(教师继续坐在椅子上,此时出示操作卡)S:看好了。你们后面的桌子上有一张卡,上面有三个人的照片,找一找,哪个是宝宝?(上面的)这个词说得好!上面的。S:哪个是爸爸?(下面的)S:妈妈在哪里?(中间)S:请你把篮子里有6个苹果
8、,分给他们吃?(提醒幼儿坐下,听完要求)S:分到哪里去呢?看好了!(示范插放苹果)这里有一个小口,可以插进去,分好了就放在桌子上。(边说边做往下压的动作,加深幼儿做好后就放在桌子上的印象)尹老师一会儿来看,明白了吗?(声音放小,放轻,集中幼儿的注意力)S:苹果别拿错了,(做摆手的动作)一共有几个苹果?(6个)(教师边重复说6边做6的手势)好,去吧!去找一找你的小篮子。(提醒幼儿小椅子不要拿)S: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强调,6个苹果,分给三个人吃,你想怎么分就怎么分?(先分好的教师就先把他们贴出来,让幼儿先分好的就先坐下来,分好的请坐,分好的先坐好。)S:分好的宝宝,坐到自己的位置上,看看别人是怎么
9、分的苹果。尹老师要把你们分的苹果贴出来给别人看看。(教师选择几样有代表性的贴出来)孩子操作卡操作完后,假设没有一个幼儿分出1、2、3:(根据幼儿分的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张贴到黑板上,进行讲解。)S:你们分得很有趣哟。看看这张,谁分的?猜猜看,他为什么这样分?(全部给爸爸吃的0、0、6)爸爸个子高,味口大,他能吃得下,有道理。(全部给宝宝和妈妈,爸爸没有3、3、0)味口大的爸爸怎么这次一个都没有。?(宝宝吃得最多的3、2、1)宝宝吃得下。(平分的2、2、2)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分着吃的。(平分的1、1、1)为什么他们只吃了3个苹果?吃得太多就被撑住了,东西吃得不能太多,要刚刚好。第二次,我再提
10、出我要求,看幼儿能不能按要求分配。S:你们今天给了尹老师 种不同的答案,你们都分得很有道理。听好了,宝宝一家到底要怎么吃苹果?听好了,他们一家是这样吃的。S:(停顿一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6个苹果,三个人都要吃,爸爸多吃点,宝宝少吃点,妈妈不多也不少!(放慢速度)S:6个苹果,怎么分?(幼儿自由回答,个别幼儿能说出来)S:会分吗?(个别幼儿说“会”)(假设经过教师的提要求,大部分幼儿还是不能说出1、2、3这种分法:)S:我看见有的孩子转过去了,看起来没有听明白。到底怎么分?尹老师不告诉你们,这个问题留给你们,以后可以去分分看。(假设经过教师的提要求,大部分幼儿能说出1、2、3这种分法:)S:对
11、了,你们都很会分。真棒!孩子操作卡操作完之后,假设有部分幼儿分出1、2、3:教师就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分法进行展示讲解。肯定幼儿的每种分法。特别是对分出1、2、3的这种,强调她分得很有道理,我也觉得爸爸个子高,味口大,应该吃得多一点,所以爸爸吃3个苹果。宝宝个子矮,吃得少,宝宝就要少吃点,吃1个苹果。妈妈不多也不少,吃2个苹果。五、情景:“分桔子”并陈述理由,感知物体的多少不仅与数量有关,和大小也有关。S:四种水果,已经买了三种,还剩下什么没有买?(桔子)S:桔子就装在这个盒子里。第一个盒子里装了 。?几个桔子?(2个桔子)第二个盒子装了。?(3个桔子)第三个盒子里装了。?(6个桔子)S:哪个盒子里的桔子是给爸爸吃的?(6个的) S:哦,数字大表示里面的数量可能就多!(教师加上手势动作)所以你们觉得6个的是给爸爸的!S:我们打开盒子来看看。(教师逐一点开盒子)2个桔子,3个桔子,6个桔子。S:(个别幼儿可能会发现,2的桔子很大,6的苹果很小。)你真像一个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但他们都还没有发现,我们先等等他们吧。S:(假设没有孩子发现这个问题)孩子们,数字大,表示数量可能比较多,但有的时候数字大,并不一定表示数量大。这个问题有点难,我们以后慢慢就会明白了。S:好了,孩子们,起立,和后面的老师说再见(加上“起立”“再见”手势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