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推进绩效四评制度 提升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docx
《创新推进绩效四评制度 提升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推进绩效四评制度 提升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一直以来,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始终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很多时候都是财政部门唱“独角戏”,部门不重视、也不理解,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也面临重重阻力。按照中央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省市在全国首创推进了预算绩效“四评”,即对财政专项资金实行部门自评价、财政再评价、审计评审和人大评议,有效打通了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的堵点,形成了绩效评价和预算管理的良性互动。四个报告提升参与度年起,每年市人大联合财政、审计部门选择部分与民生、社会建设、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专项资金,开展“绩效四评”,并分别形成专项报告,切实增强资金主管部门或使用部门自评、财政评价、审计评审的主动性和联动性。一是自评报
2、告突出目标。按照“对着预算看执行、对着目标看完成”的理念,对所有专项资金使用绩效开展部门F1.评,压实部门预算管理主体责任,建立起部门和单位资金需求自我约束机制,有效改变“保盘子、保基数、轻绩效”的局面。到年,市4本预算F1.评实现全覆盖。二是再评报告突出常态。财政部门每年选取50个左右的专项资金委托中介机构对立项、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全面开展再评价,并且开展专项资金3年整体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与专项资金的存设及规模挂钩。近3年,市财政局共对125个项目(部门)进行了绩效再评价,涉及财政资金亿元,年财政再评价项目年初预算覆盖率58%。三是审计报告突出真实。审计部门探索实行“五统一”的模式,在关
3、注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的基础上,把绩效评审的关注重点拓展到专项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即绩效目标的实现与绩效评价互为补充,成果共用,联合整改,双向发力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四是评议通报突出效应。调整人大监督重心,从以前的主要关注财政收支预算监督向支出政策及效益拓展,“四评”项目的绩效情况在人大常委会上予以报告,接受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专项资金绩效情况的满意度测评。四个环节提升关注度在推进“绩效四评”的过程中,注重采取有效举措,努力培育“各级政府重视绩效、各个部门追求绩效、社会公众监督绩效”的绩效文化,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效能和资金绩效。一是把绩效目标作为重要指标,对标看成效。市本级所有专
4、项资金年初预算均要求编制绩效目标,并与预算草案“同申报、同审核、同批复”,切实提高预算绩效目标约束力;年终决算要求H我评价绩效完成情况,找差距、找问题、强管理。二是把满意度投票单独设置,让部门红红脸出出汗。在人大评议阶段,单独设置满意度测评环节,资金主管部门“一把手”上台接受投票,倒逼“关键少数”关注资金绩效,重视绩效评价,带动整个部门绩效意识的提升。三是把资金绩效置于阳光下,推动公平公正。依法公开财政资金的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充分调动财政政策受益人和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把财政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置于阳光下,营造全社会重视绩效、监督绩效的良好氛围四是把全过程理念贯彻始终,提升管理能力。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新推进绩效四评制度 提升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创新 推进 绩效 制度 提升 财政 专项资金 使用 效益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