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手术期管理制度.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一、手术前管理1、凡手术患者,主管医师及科主任按规定做好术前评估,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时完成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可能输血的患者必须查血型、输血前检查及备血。2、在手术前,术者及实施麻醉的医师必须亲自杳看患者,向患者及其近亲属或患者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患者病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手术大概所需费用及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患者或患者授权代理人签字。如因抢救生命垂危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执行,由科主任审批后交院长或授权的负责人审批签字,并在病历中详细记录和保存相关审批依据。3、主管医师应当做好
2、术前小结/术前讨论记录。术前讨论按术前讨论制度执行,手术医师确定及手术审批按手术分级管理办法执行。4、手术时间提前通知手术室,手术室接到手术通知单后,麻醉科主任及手术室护士长应按手术通知单要求安排相关责任人进行术前访视,并对手术间、手术器械、手术使用物品、手术设备等进行准备,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5、手术前患者应当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6、手术部位的标记:由手术医师进行手术部位标记,手术部位的标记统一用紫色标记笔,且标记要精确、清晰。切口用单线来标记,穿刺点用“O”或点来表示,手术部位(不是手术切口,用于确认左右或上下位置)用“B”来表示。必须做标记的手术部位有:成对的器官、双
3、侧器官、椎体水平、手指、足趾、肋骨等手术。7、T类切口手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选择预防性抗菌药物,于术前半小时至2小时使用。8、所有医疗行为应当在病历上有记录。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二、手术患者接送按照患者转运规程中手术患者转运要求执行。三、手术中管理1、手术核查按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执行。2、当日参加手术团队成员(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洗手与巡回护士、其他相关人员)应当提前进入手术室,由手术者讲述重要步骤、可能发生意外的对策,严格按照术前讨论制定的手术方案和手术安全核查的要求执行。3、手术过程中术者对患者负有完全责任,助手须按照术者要求协助手术。手术中发现疑
4、难问题,必要时须请示上级医师。4、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应当始终监护患者,不得擅自离开患者。5、手术中如确需更改原定手术方案、术者,使用贵重耗材等情况时,要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必要时向医务科或分管院长报告,并须再次征得患者或其近亲属书面同意后实施。6、核查术中植入的假体材料、器材标识上的信息及有效期,条形码应当贴在手术记录单上。手术结束时应当核对纱布、器械等物品并记录。7、术中切除的病理标本须向患者或其近亲属展示并在病历中记录。手术中切取的标本及时按要求处理,在标本容器上注明:科别、姓名、住院号,由手术医师填写病理检查申请单。手术中需做冰冻切片时,切除的标本由手术室专人及时送病理科,专人取回病理报告
5、。8、凡参加手术的工作人员,要严肃认真地执行各项医疗技术操作常规,注意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术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9、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以及术中出血量大于1500亳升时,预防性抗菌药物应当加用一次。四、手术后管理制度1、手术结束后,术者对患者术后需要特殊观察的项目及处置(各种引流管和填塞物的处理)在手术记录或病程记录中要有明确的书面交待。手术记录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准确、真实、完整地完成。2、麻醉科医师要对实施麻醉的所有患者进行麻醉后评估,尤其对全麻术后患者,麻辞科医师应当严格依照全麻患者恢复标准确定患者去向(术后麻醉复苏室或病房),并对重点患者实行术后24小时随访且有记录。3、凡实施三级以上手术或接受病情复杂的高危手术患者时,手术者应当在患者术后24小时内查看患者。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做好书面交接工作。术后3天之内必须每天至少有1次病程记录。4、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的抗菌药物,原则上应在手术后2472小时停止使用。5、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具体措施到位,且要特别关注“深静脉栓塞”及“肺栓塞”的预防。五、围手术期医嘱管理1、手术前后医嘱必须由手术医师或由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2、对特殊治疗、抗菌药物和麻醉镇痛药品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