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仲裁规则、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docx
《体育仲裁规则、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仲裁规则、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体育仲裁规则(体育仲裁规则已于2022年12月22日经国家体育总局第2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及时、公正解决体育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有关法律,制定本规则。第二条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体育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由国家体育总局(以下简称体育总局)组织设立。第三条体育仲裁委员会受理下列案件:(一)对体育社会组织、运动员管理单位、体育赛事活动组织者按照兴奋剂管理或者其他管理规定作出的取消参赛资格、取消比赛成绩、禁赛等处理决定不服发生的纠纷;(二)因运动员注册、交流发生的纠纷;(三)在竞技
2、体育活动中发生的其他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的可仲裁纠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劳动争议,不属于体育仲裁范围。第四条当事人共同将纠纷提交体育仲裁委员会仲裁的,视为同意按照本规则进行仲裁。当事人约定按照本规则进行仲裁但未约定仲裁机构,或者当事人约定的仲裁机构名称虽不准确,但能够确定是体育仲裁委员会的,视为同意将纠纷提交体育仲裁委员会仲裁。第五条体育仲裁委员会应当建立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名册(以下简称仲裁员名册),并予以公告。体育仲裁委员会可在仲裁员名册中设立反兴奋剂仲裁员名册等专门的仲裁员名册。第六条体育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应当公道正派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律师执业满八
3、年;(二)曾任法官满八年;(三)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从事仲裁工作满八年;(四)从事法学、体育学研究或者教学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五)具有法律知识且从事体育实务满八年。第七条体育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为仲裁地,所有仲裁裁决均视为在仲裁地作出。第八条本规则规定的期限或者根据本规则确定的期限,应当自期限开始之次日起计算。期限开始之日,不计算在期限内。如果期限开始之次日为送达地公共假日或者非工作日,则从其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开始计算。期限届满日是公共假日或者非工作日的,以其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期限届满日。期限不包括在途时间,仲裁文书、通知、材料在期限届满前交邮、交发的,不算逾期。当事人因
4、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可以在障碍消除后五日内申请顺延,由体育仲裁委员会主任(以下简称主任)或仲裁庭对此作出决定。第九条仲裁文件可以通过当面送达、邮寄、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或以当事人约定的形式送达当事人或其仲裁代理人。体育仲裁委员会或仲裁庭有权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采取适当的送达方式。向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发送仲裁文件,采用当面送达的,当面送交受送达人,即视为已经送达;采用邮寄送达的,送达至受送达人身份证载明地址、户籍地址、居住地址、营业地址、注册地址、当事人约定的送达地址或通讯地址之一的,即视为己经送达;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送达的,电子传输记录能够显示己完成发送的,即视为己经送
5、达。采用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方式无法送达的,体育仲裁委员会以中国邮政特快专递、公证送达、委托送达和留置送达等能提供投递记录的方式投递给受送达人最后一个为人所知的身份证载明地址、户籍地址、居住地址、营业地址、注册地址、当事人约定的送达地址或通讯地址之一的,即视为有效送达。第十条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体育仲裁委员会受理纠纷或体育仲裁委员会、仲裁庭的决定,存在违反本规则、仲裁协议等情形的,仍参加或继续参加仲裁活动的,且未及时提出书面异议的,视为其放弃异议的权利。第二章受案依据和管辖权第十一条当事人可依据仲裁协议向体育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在纠纷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的具有仲裁意
6、思表示的协议。仲裁协议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书面形式包括合同书、信件、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在交换仲裁申请书和仲裁答辩书时,一方当事人声称有仲裁协议而另一方当事人不做否认表示的,视为存在书面仲裁协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附属于合同的仲裁协议与合同其他条款相互分离、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转让、失效、无效、未生效、被撤销以及成立与否,均不影响仲裁条款或仲裁协议的效力。第十二条当事人可依据体育组织章程与体育赛事规则申请体育仲裁。体育组织章程授权制定的管理规则中的体育仲裁条款,视为体育组织章程的体育仲裁条款。体育赛事报名表、参赛协议或竞赛规程中的体育仲
7、裁条款,视为体育赛事规则的体育仲裁条款。第十三条对体育社会组织、运动员管理单位、体育赛事活动组织者的处理决定或者内部纠纷解决机制处理结果不服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处理决定或者纠纷处理结果之日起二十一日内申请体育仲裁。第十四条体育组织没有内部纠纷解决机制或者内部纠纷解决机制未及时处理的,当事人可以向体育仲裁委员会申请体育仲裁。当事人以体育组织内部纠纷解决机制未及时处理纠纷为由申请体育仲裁,体育仲裁委员会审查后认为情况属实且符合申请仲裁条件的,可以受理。第十五条体育仲裁委员会有权对仲裁协议的存在、效力以及仲裁案件的管辖权作出决定,也可以授权仲裁庭作出管辖权决定。体育仲裁委员会依表面证据认为存在有效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育 仲裁 规则 中国 仲裁委员会 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