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向钱学森同志学习家风与家庭教育建设.docx
《讲稿:向钱学森同志学习家风与家庭教育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稿:向钱学森同志学习家风与家庭教育建设.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讲稿:向钱学森同志学习家风与家庭教育建设同志们: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给一个家庭留下正确的价值观、财富观、生活方式,往往比留下金钱权力更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作为父母和家长,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从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家风与家庭教育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一、父母是最好的老师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2、“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3岁那年,其父钱均夫在北京当时的教育部任职,由于公事繁忙,教育儿子的重担就落在了其母章兰娟肩上。章兰娟为杭州富商之女,热情开朗、心地善良,一心一意相夫教子,在钱学森尚未到读书年龄时就担负起了家庭教师的职责,教他读书、识字、画画、写毛笔字等。章兰娟有着极强的计算能力和记忆能力,经常跟儿子做心算游戏,为钱学森数学爱好的培养奠定了基础。钱均夫小时候就学于当时维新的杭州求是书院,到过日本学习教育和地理、历史。后来虽然工作繁忙,但在家是一位尽职尽责的父亲。博学多才、谦恭本分的父亲创造了家庭浓厚的文化氛围与求实精神,这对幼年钱学森的成长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钱均夫家教严格,懂得
3、“帮其学,莫如立其志”。在钱学森幼年时,钱均夫就给儿了讲庄子的逍遥游,在父亲的引导下,钱学森自小便立下了鲤鹏之志。钱均夫十分重视培养钱学森多方面的才智,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他的书房藏书颇丰,允许钱学森在其中任意翻阅浏览,他还亲自为儿子挑选画报、小人书。在父亲的指引下,读书成了钱学森一生中最大的爱好。钱学森后来常说,“父亲是我的第一位老师”。钱学森受到中国人的尊敬,不仅是因为他对国家的杰出贡献,更是由于他是一个精忠报国、富有民族气节的中国人,而这也归因于父母的教诲。母亲经常给幼年的钱学森讲诸葛亮辅佐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杜甫“忧国忧民”、岳飞“精忠报国”、陆游“临终示儿”、范仲淹“先天下之
4、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故事。父亲多次向钱学森讲授“学习知识,贡献社会”的家训,指导他读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并说:“任何一个民族的特性和人生观都具体体现在它的历史中。精读史学的人,往往是对祖国感情最深厚、最忠诚于祖国的人。”这些都激发了钱学森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深厚的民族自豪感。纵观钱学森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可以发现其父母的教育与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钱学森曾借用弗洛伊德的一句话来表达他的感受:“受到父母无限宠爱的人,一辈子都保持着征服者的感情,也就是保持着对成功的无限信心,在现实中才会经常取得成功。”所以,每一位父亲和母亲都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自己擅长的地方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只有这样,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讲稿 钱学森 同志 学习 家风 家庭教育 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