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协同备课为驱动的教研促进教师备课思维的转变.docx
《以协同备课为驱动的教研促进教师备课思维的转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协同备课为驱动的教研促进教师备课思维的转变.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以协同备课为驱动的教研促进教师备课思维的转变阅读了校本研修十讲第二部分“融于教改实践的教师发展”,对于转换教师研修视角,提升学生意识是教研改革的关键特别认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思维转变成为新课程标准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二语文学科尝试以项目化的方式开展教学,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一线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有效教研成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途径。在一线实践中,笔者借助四种协同备课模式,探讨其如何在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优化教学设计,以及加强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设计的优化。一、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协同教研对于某一个具体班级开展协同教研,在传统教研中是缺乏的。很多学科教师
2、往往只针对单一的学科,习惯于跟其他同类学科的教师抱团教研。如果要推进学为中心的课堂,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事实,要细致刻画某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生态及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习惯。然而,传统的教研中很少有针对某个班级的任课教师之间形成教研的融合和互补。事实上,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其视角的多元性和全面性为协同教研提供了可能。我们常常说,一个班的班主任是权力最大的,他往往是这个班级的灵魂。如果班主任能有效协调各任课教师,学生的学习就会井然有序。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老师还在上课,另一个老师无缝对接已经站在门口接班。一个老师布置了30分钟的作业,另一个老师布置一张练习卷。一个教师习惯于按座
3、位上交作业,另一个老师习惯于按照学号交作业。学生在不同学科教师不同课堂文化指令中穿梭。尤其在期末阶段,老师们就像“下围棋”一样争夺地盘,学生的生存空间很狭隘。如果能设定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协调教研机制,那么每个班主任就能针对班级的情况,在学期初期与各科教师共同共同制定班级发展目标,明确学生成长的多维度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学情共享与分析,比如通过定期的交流会议,分享学生在不同学科中的表现,实现学情从经验性向研究性的转变。共同的班级,共同的研究对象,成为不同学科任课教师实现合作研究的“交集”,在不同学生多维度观测过程中构建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归属感。二、以语文学科知识为核心的协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协同 备课 驱动 教研 促进 教师 思维 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