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名词解释.docx
《免疫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名词解释.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1、法氏:是鸟类特有的行囊状结构.位于池流腔后上方.是鸟类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中枢免疫器.2、弗氏佐剂:一种经典的免疫佐剂,用于增加针对某种抗原(水相)免疫反应强度的油包水乳剂。包括弗氏不完全佐剂和弗氏完全佐剂,弗氏佐剂只能用于动物试验,不能应用于人体。3、T细胞:T细胞是胸腺依靠性淋巴细胞的简称。在骨隔中,多能造血干细胞转变为淋巴样前体细胞,然后进入胸腺皮质向髓质移动,最终到达髓质而成为成熟的T淋巴细胞。4、B细胞:B细胞是骨髓依靠性淋巴细胞的简称。由哺乳动物骨髓或鸟类法氏囊中淋巴样前体细胞分化成熟而来。B淋巴细胞表面的BCR与分泌的抗体均为免疫球蛋白。由B细胞介导的免疫称为体液免疫。5、T
2、D抗原:需在T细胞协助与巨噬细胞参加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自然抗原大多为TD抗原。6、Ti抗原:无需在T细胞协助就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此类抗原结构简洁.种类较少。7、TC表位:只能被TCR识别的部位,位于抗原分子的内部。依次表位,识别需抗原提呈和MHC分子C8、超抗原:是一类由某些细菌的外毒素、逆转录病毒蛋白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9、抗原呈递作用:即外来的抗原性异物通过巨噬细胞的捕获、加工和处理后,与胞内合成的MHC-I/11类分子形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并被呈递到细胞膜表面,被TCR识别的作用。具有此作用的细胞叫抗原呈递细胞(anti
3、genpresentingce1.1.APC)010、独特型:是指不同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分子V区和T、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V区所具有的抗原特异性标记。11、单克隆抗体:通常是指由一株B淋巴细胞杂交瘤增生而成的单一细胞克隆所产生的一种高度均一、高度专一性的抗体。11(1)、多克隆抗体:用抗原免疫动物后得到的动物血清(抗血清),是由体内分别针对抗原物质上的多个抗原确定簇的多个B细胞克隆发生应答后产生的,因此叫12、细胞免疫: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通过2次接触抗原后,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和杀伤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来表现特异性免疫效应。12(1)、体液免疫:抗体(或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由于
4、抗体分布在体液和粘膜分泌液当中,这种以抗体为主的特异性免疫作用称为13、疫苗:用微生物制成的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的抗原性生物制品称为疫苗。14、免疫耐受:免疫耐受是机体对抗原剌激表现为“免疫不应答.的现象。15、克隆选择学说:或称无性繁殖系选择学说,这一理论认为动物体内存在着很多免疫活性细胞克隆,不同克隆的细胞具有不同的表面受体,能与相对应的抗原确定簇发生互补结合。16、抗粒:可以引起同种或异种蛋白质构象变更而致病或功能变更的蛋白质。17、类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仍保留免疫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爱护性免疫应答产物的细菌外毒素制剂称为类毒素。18、MHC: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5、,是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群。19、CD抗原:也叫白细胞分化抗原,主要指白细胞在分化的不同阶段出现或消逝的细胞表面的抗原性标记。20、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inter1.eukins)是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能够介导白细胞和其它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21、干扰素:病毒感染细胞时,激活干扰素编码基因,即起先转录干扰素的信使RNA.产生干扰素蛋白,有抗病毒作用。22、免疫重建:23、内源性抗原:在细胞内合成的抗原,如病毒感染细胞所合成的病毒抗原等。23(1)、外源性抗原:通过吞饮或吞噬等作用被APC从细胞基质外摄入的蛋白质抗原,如细菌和某些可溶性蛋白等。24、抗体的调理作用: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免疫 名词解释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