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 因材施教.docx
《以学生为中心 因材施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学生为中心 因材施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王晓纯,于清华高校工程力学系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北方工业高校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日本早稻田高校、日本茨城高校等高校任访问学者、高级访问学者3年。从事机械工程、工程力学等方面的探讨工作;兼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力学学会监事长,工程力学学报编委。党的I-八大明确提出,要推动高等教化内涵式发展。从精英教化到大众化教化,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式发展,要求高校深化教化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化质量。日前,北方工业高校的分层教学、分流培育、分类成才人才培育模式的探讨与实践项目获得北京市教化教学成果特等奖。为此,记者特地采访r该校校长王晓纯。记者:您既是校
2、长,又是专家学者,犹如您做科学探讨,先有问题的提出,然后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案。那么请问学校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起先尝试分层教学、分流培育的?王晓纯:学校分层教学、分流培育、分类成才人才培育模式的实施,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背景因素,就是高等教化大众化教化阶段的快速来临。H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化快速进入大众化阶段。在大众化教化阶段,学生的爱好爱好更加特性化,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生的需求层次也呈现多样化。依据精英培育方向建立起来的高等教化模式和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多元的学生发展需求和多样的人才需求定位。高等教化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新问题、新特点,要求高校必需刚好转变教化理念
3、、提升教化品质,革新一刀切的粗放型教化,直面学生的基础差异、特性差异与需求差异,既保证教化资源的充分利用,又能够使不同需求层次的学生通过多样的人才培育模式和手段学有所成,成长为满意社会须要的具有专业实力和实践实力的优秀人才。受现行高考招生制度的影响,高等教化大众化对于一般高校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院校的影响。一个干脆的体现就是一般高校的学生生源分布差异增大,尤其是对于位于首都、省(市、区)会城市等有肯定区位优势的一般高校来说,这种差异更加明显。以学校为例,2008年,理工科专业高考录用分数极端差距(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为287分,前20$的学生平均分为577分,中间40%的
4、学生平均分为526分,后40%的学生平均分为489分。三条水平线落差明显,前20%和后40%的学生平均分差高达90分。分数上的差距干脆反映在学生入学后对于学习的需求以及将来期望值的不尽相同。面对这种学习基础与需求的个体差异,有必要对原有单一的教学模式和培育方式进行变革,以满意学生的实际须要。为此,学校起先探究分层教学、分流培育、分类成才人才培育模式。记者:对于学生学习实力和特性特点上的差异,学校是如何定位人才培育目标的?对于不同的培育目标,是否建立了相应的培育体系?王晓纯:学校依据学生学习实力和特性特点上的差异,设置了不同的人才培育目标定位。以理工科学生为例,我们设定了3种不同的目标定位:一是
5、探讨型人才培育定位,其目标是使约20%的学生考取硕士探讨生或出国留学,接着深造;二是高级应用型人才培育定位,其目标是使约40舟的学生成为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三是专长应用型人才培育定位,其目标是使约40%的学生成为驾驭一技之长的工业现场应用工程师。为了实现不同的培育目标,我们建立了与之配套的四种培育体系。一是建立分层教学的基础课课程体系。依据学生的不同起点和发展须要,我们对高等数学高校英语高校物理等公共基础课和力学电学等专业基础课实施分层教学,并依据阶段性考试成果实施动态调整机制,以保证分层教学中的科学性和公允性。二是建立分流教学的专业课课程体系。分流教学是指通过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针对专
6、业爱好和发展方向不同的学生,设置专业成组选修课,使他们能够依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技能培育方向,学习相关专业课程。针对工科专业,我们分别设置了专业基础提高类课程、实践实力类课程和职业技能资格认证系列课程三大类课程的分流培育体系,分别用于有针对性地培育将来的探讨人员、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业现场应用工程师。这些课程之间的学分可以自由转换。三是建立分模块教学的跨专业课程体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觉,为不同专业开设的同一课程,由于专业方向的差距,在课程内容的深度和课程重点的选择上须要有所取舍,以公共基础课高校计算机基础为例,总共48学时,以往全校采纳相同的教材与教学方法,这对各个专业而言明显不能很好地满意其
7、差异化的需求。为此,我们将其中16学时作为公共基础模块,面对全部专业开设;另外32学时,则依据各专业对计算机应用的多种需求和与后续课程的连接要求,设置为数据结构、C+程序设计等6个模块,分别面对不同的专业进行授课。这样既满意了工科学生的进阶需求,也适应了文科类、艺术类学生的技能需求。类似的课程改革还有高校物理夏变函数等公共课程。四是建立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了增加学生的实践实力,学校不断修改教学大纲,改进实践教学体系,将课堂教学与实践课程合理搭配,将综合实践课程、实践实力培育和素养拓展相结合,按层次、分阶段实施实践教学改革。目前,在工科专业中,实践教学的比例已占到1/3。记者:学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以学生为中心 因材施教 学生 中心
